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德治国”作为治国的基本方略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实施“以德治国” ,关键在“以德治党”。必须努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思想道德教育与关心人民的切身利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并充分利用各种载体 ,把“以德治国”落实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的不同主张及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变迁 ,既要考虑变迁收益是否大于变迁成本 ,又要考虑各经济当事人的反应和接受程度以及是否能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同时还要考虑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和当时国民经济所处的客观环境。当前 ,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制是我国农村社会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3.
伍业兵 《天中学刊》2003,18(1):33-34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是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和鼓励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特定的生产方式在分配关系上的反映,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正确结论。  相似文献   
4.
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农地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经济主体对利益的追求是农地制度变迁的内在动机;而公平和效率则是衡量农地制度变迁绩效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