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综合类   15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起居制度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产生了。五代时期的起居制度虽沿袭唐制,但却比唐制更加繁复,其内容主要包括内殿起居、外官问起居、巡幸起居、外命妇问起居以及一些不定期的起居活动等。五代起居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变化较大,起伏波动,废置无常,然亦有新创,如五日内殿起居等,并对宋代以及后世诸朝的起居制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常认为武则天家族为周平王少子之后裔,秦末赵王武臣为其直系祖先,这种说法很不可靠。通过对武氏家族从原籍沛县先后迁往梁邹、沛国、江南等地,最后又北上定居于文水的经过进行了考查,认为秦末跟随刘邦起义的沛人武儒才是其最早的祖先。对自武儒以来以武士家族为主的武氏世系及四个支系的繁衍情况进行了详细地考证。对史籍、谱书、碑志记载的讹误进行了鉴别与勘证,重点纠正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的多处讹误。  相似文献   
3.
论宋齐丘     
<正> 五代时期在南北方的政治舞台上,各出现了一位德高望重、众所瞩目的政治人物,即中原的冯道和南唐的宋齐丘。对于前者,尽管学术界褒贬不一,但毕竟作了一定的研究,而对于后者,目前尚无专文论及。本文通过对宋齐丘一生的研究,试对其作一全面的历史评价,谬误之处望学界同人指正。  相似文献   
4.
唐代的鱼符与鱼袋⊙杜文玉在我国古代社会,凡调发军队,命官遣使,颁发政令,皆授之以符或节,以为凭据。《周礼·地官》:“若国有政令,无节者不行于天下”。颜师古说:“节以毛为之,上下相重,取像竹节,因以为名,命将者,持之为信”。唐代任命大将,虽也授予节,只...  相似文献   
5.
《辞源》职官词目释义订误杜文玉新版《辞源》自问世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其科学性与实用性比旧《辞源》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一部规模较大的辞书,尽管编纂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仍难免有千虑之一失。现就一些职官词目释义中的问题,谈几点看法,借以和同志们讨论。[...  相似文献   
6.
<正> 宋代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高峰时期,这一点已为不少学者所公认。如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①邓广铭先生也认为:“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②而宋代南方文化的发达程度又远远高于北方。当时人洪迈就说过:“古者江南不能与中土等。宋受天命,然后七闽二浙与江之东西,冠带诗书,翕然大肆,人才之盛,遂甲于天下。而饶人喜事,又甲于江南。”③所谓“饶人喜事”,指的是江西境内的饶州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超过江南其他地区。不仅饶州如此,江西其他州县的经济、文化也都很繁  相似文献   
7.
论隋唐时期的行台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考证了隋唐时期设置的行台省数量、名称及设置与罢废时间;其次,考察了这个时期行台省的内部结构、官员设置及其职能权限;再次,研究了行台省设置的原因、作用、特点,批驳了种种否定行台省积极作用的观点。认为唐代后来出现的行政区划性质的道,其实是行台省以另一种形式的恢复,和宋金时期的路,元代的行省都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8.
唐宋时期牢城使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牢城使最早出现于唐末,在五代时期发展成为重要的军事职官,并为宋代所沿袭。牢城使的职能随着牢城的含义演变,在各个时期也是不同的。在唐及五代前期作为州镇重要的统兵军官,负有防御及野战之责;五代后晋时牢城已经成为兼具管理配隶罪囚的场所。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把牢城使的任命权收归中央,同时,将牢城军改编为厢军之一,致使战斗力不断削弱,牢城使地位也随之下降,最后成为督管罪犯配隶的地方司法性职官。  相似文献   
9.
隋炀帝与佛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隋代是我国佛教发展较快的一个历史时期。除隋文帝发挥较大作用外,隋炀帝在发展佛教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兴建了大批佛寺、像塔。二、搜集、整理、翻译、缮写了大量的佛教经卷。三、广度僧尼。四、支持智颇创建了当时最大的佛教宗派——天台宗。五、支持三论宗的创建,为其形成创造了条件。隋炀帝对佛教的支持,为唐代佛教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与隋文帝一味地崇佛有很大的不同,隋炀帝实际上对佛教采取了一种既利用又限制的政策,使佛教既能为巩固隋朝统治服务,又不至于过分地耗费财力、物力,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隋炀帝崇佛的原因是他利用佛教为其争当太子和巩固统治服务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明,通常认为是在唐代中叶,约为八世纪前后,至九世纪中后叶雕版印刷术已达到了较高的熟练程度。这对促进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唐代雕版印刷的书籍除阴阳、杂记、占梦、字书、日历、小学等类外,还印了一些诗文片断、佛经之书。当时社会所急需的大量书籍仍用手抄。如唐玄宗时,长安、洛阳官藏的经、史、子、集四部书共计十二万五千九百六十卷,文宗时官藏书五万六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