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基于对标签理论、社会分层理论、冲突论取向的理论分析,对当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不同学生的问题解答给予不同的回应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刻板效应的不可避免性、班内学生的层级分化性、教育体制学业成绩的主导性的原因,引导师生积极的归因、促进学生群体内部平等性的实现;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答方式的差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一、科层模式下的互动圈形成科层模式最初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创立,并由美国学者马克斯阿博特引入教育管理。同任何其他的组织一样,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也是由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构成,其中组织结构是影响其组织效能的最基本因素,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的功能,只有组织结构合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的作用。而高等教育的组织结构实质上是高等院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一种关系模式,是高等院校中与工作有关的任务、工作程序及权威关系。与一些非学术组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原有百分等级模型,构建出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新型百分等级模型。该模型数据区间固定,且对于百分等级具有较高的模拟程度。文章通过对2009~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在31个高考招生省(市、区)高考录取情况的比较分析,验证了新型百分等级模型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