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当今较为前沿的三维存储光折变晶体材料写入全息图的几种编码方式的基本原理,详细分析了它们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1问题的提出 平抛运动是运动学中一个比较经典的问题,现行的高中物理教学中,物体平抛运动的规律作为重点进行教学,并配置了一个学生必做实验进行研究.多年来,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物体平抛运动的轨迹显现较为困难,实验中所述的“用铅笔并较为准确地确定小球通过的位置.”其实是不容易做到的,用铅笔描出的物体平抛运动的轨迹也是不太准确的,从而影响了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3.
使用杨氏模量测试仪及读数显微镜,应用胡克定律,从理论上推导出系统的附加质量与系统各长度和重力加速度的综合量具有线性关系。采用弯梁法,逐步增减负重砝码的测量方案测量数据,引入SPSS的线性估计功能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系统的附加质量与系统各长度和重力加速度的综合量的定标曲线,并验证出系统附加质量与系统综合量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由此标定出铁片的杨氏模量,用置信概率为95%的不确定度,对测量的数据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估,最终得到更为可靠合理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由静态拉伸法结合光放大原理,用一次性增(减)砝码反复读取标尺刻度值的测量方案,对逐步增(减)砝码来测量钢丝微小伸长量的测量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对镜与标尺距离的控制,在保证微小伸长量测量质量的前提下,确定望远镜可视距离内的最佳镜与尺距离。由实验原理及其不确定度的分析,结合测量数据,计算出钢丝的杨氏模量。用置信概率为95%的不确定度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评定,得到了较为合理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我国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前期建设情况,介绍了国家精品课清华大学工程材料课程在课时压缩条件下的课程建设进展。针对学校要求减少课程教学学时但不降低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采用强化课程核心内容教学、强化网络教学、课外练习和实践教学、改革考试等措施,保证了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用直流电源驱动自制圆锥摆实验系统,使小钢球做较为稳定的圆锥摆运动,可显著减弱小钢球的滞后现象,从而可忽略空气阻尼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对圆锥摆周期的测量更为准确。由测量原理及不确定分析,结合测量数据,用Spss分析得出长度综合量(A)与圆锥摆运动周期的平方(T2)呈线性关系,由此标定出重力加速度,并用置信概率为95%的不确定度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7.
针对杨氏模量测试仪与读数显微镜的实验装置,应用胡克定律,从理论上推导出系统长度和重力的综合量与位移变化量具有线性关系。采用弯梁法,逐步增减负重砝码的测量方案测量数据,引入SPSS的线性估计功能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到系统长度和重力的综合量与位移变化量的定标曲线,并验证出系统系统长度和重力的综合量与位移变化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由此标定出铁片的杨氏模量,用置信概率为95%的不确定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估,最终得到更为可靠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两个本原问题,即学生学习物理的现状和教师教物理的现状出发,对怎样上好中学物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进行论述。笔者认为,上好物理课就在于是否科学系统地体现三维课程目标;是否重视重演知识发生过程;是否充分发挥物理学科优势;是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9.
使气轨处于水平方向的动态平衡状态下,通过设定系统质量,调整系统在竖直方向上所受的外力,用物理天平称量滑块质量,用智能计时系统测出滑块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由实验原理、不确定度分析,用Spss的线性估计功能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系统质量一加速度综合量与竖直方向砝码质量的定标曲线,并验证得系统质量一加速度综合量与竖直方向的砝码质量存在线性关系,由此标定出重力加速度,并用置信概率为95%的不确定度对实验数据及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到较为合理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单摆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将单摆的机械参量转化为相应的电磁参量,通过单摆在水槽中的摆动改变两个回路中的阻值,从而改变电量的方向,这样就可以把单摆振动的力学参量转化为相应电磁参量,用DIS数字化信息系统测量各电磁参量,从而展开相应对比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