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4篇
教育   1976篇
科学研究   293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153篇
综合类   50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49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6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呀么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  相似文献   
2.
名人名言录     
结婚是受欢迎的,因为它把最大限度的诱惑和最大限度的机会结合起来了。 —肖伯纳 结婚有许多痛苦,但独身主义毫无乐趣。 —塞缪尔.约翰逊 爱情的道路要比铺石子的大道更粗糙。 托马斯·哈代名人名言录@子青~~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语篇教学法、阅读的心理机制和图式理论采用语篇教学法(text approach),实际上就是从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入手,把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要求学习者从其层次结构及内容入手,最大量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同时逐步地培养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即(口笔头)交际能力。所以这种方法可以达到把语篇分析、语言基础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目的。[1]  相似文献   
4.
最近看到一份材料,着实让人出了一身冷汗。我万万没有想到,新闻界应有的保密传统和保密观念,竟至于失落到如此严重的地步。据悉,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一些新闻报刊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储存文化的容器,由于受到不同的宗教、环境、风俗与价值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语言有其独特的内涵。而且,句子结构的文化因素有较强的外显性,英汉分属屈折语与孤立语,加上文化渊源不同,其句子结构和含义无疑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旨在从跨文化背景这一个层面来分析英语学习中的难点,着重对由于句式结构所蕴涵的文化与跨文化因素(政治、宗教、风俗习惯、历史等)而造成听力、阅读理解障碍的碓句进行系统的剖析。  相似文献   
6.
7.
社会新闻没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却涉及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多彩,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其原因之一,笔者认为,就在于社会新闻在发挥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独特审美和教育功能中熔铸了浓浓的真情。真情,是鲜活的社会新闻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8.
面对困难的经营环境,2002年香港联合出版集团采取谨慎的经营方针,凭借在图书出版、印刷、发行、零售市场上的优势,整体业务还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方面,集团高度巩固和加强了  相似文献   
9.
1993年9月27日至10月4日,“1978—1993中国报刊业发展成就博览会”在北京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全国近9000种报刊中约有3500家报刊参展。这个展览基本上反映了我国报刊事业的主要情况。本文仅就展览中期刊的一些情况作一勾勒。  相似文献   
10.
近读荣获“全国晚报新闻特写大赛”特等奖的《一次不寻常的接生》等一组特写,使我强烈感受到了《新民晚报》记者的采访和写作能力确实不同凡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次不寻常的接生》是一组新闻性、时效性、趣味性具备,极宜于晚报读者口味的好稿,由它摘取此次大赛的特等奖桂冠是当之无愧的。它所以能获此殊荣,基础是新闻事实本身为珍闻,条件则是记者“抢”新闻的意识比较强,而在“抢”着采访、“抢”着写作的过程中,记者又善于挖掘,善于组织,善于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