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社会组织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具有独特地位和优势,其作用的发挥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构建政策工具与政策强度的二维计量框架,对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已有政策进行量化分析,发现我国当前政策体系基本覆盖了社会组织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各个方面,各类政策工具的使用趋于合理化,但能力建设式工具的使用还显得不足,决策咨询活动的政策强度难以满足当前需求,部门间的协同作用仍需进一步加强。实地调研收集的信息支持了计量分析的结论,并发现职业资格认证、参与科学研究等政策在实践中存在被误读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2.
科技社团通过提供科技类公共服务,满足科技工作者需求、提高创新系统效能并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本文采用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索使科技社团提供更多、更好科技类公共服务所需的要素及其构型。以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为实证对象,通过对244份有效问卷的分析,分别识别出提供高数量或高质量服务的核心与边缘要素,在此基础上形成5类主要构型,并进一步提炼出“资源驱动”与“领导驱动”两类实现途径。研究发现,组织的资源与领导对良好的公共服务供给具有可替代性。其中,资金状况、内部人才队伍和政府支持是服务数量的核心要素,专家资源和社团领导的价值认知则对服务质量有决定性影响。对构型中各中性排列的分析,为科技社团找准与其目标相匹配的发力点、有效提升在创新系统中的表现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明确香港角色,并促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香港在4个方面具有独特优势:(1)高水平大学集群与自由的学术氛围,培育出大量创新人才;(2)基础研究优势,并在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互动中促进技术创新;(3)一流的现代服务业,可为企业发展提供法律、金融等方面的支撑;(4)全球视野和良好国际形象,提升大湾区国际化水平。但同时,香港也在产业发展、创新政策实施和创业成本等方面有不少教训。善用"一国两制",加强两地互动,既有助于香港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探索形成新的、更加符合科技创新具体要求的优势领域,实现自身突破,也有利于贡献独特智慧,辐射大湾区建设,并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创新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公共服务意愿偏低阻碍了我国科技社团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服务,如何通过行政力量以外的方式提升员工的公共服务意愿受到重视。本文关注了会员参与的影响,基于跨层次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分析会员参与对员工公共服务意愿的作用路径和效果。综合运用统计数据和对57家社团中347位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建立多层线性模型和多层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会员的积极参与强化了员工的服务意愿;员工的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中介了这种作用,且主观规范的中介效应最强。因此,服务会员和提高会员参与应是提高科技社团员工服务意愿的抓手,要把加强双向互动、强化会员对员工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作为提升社团员工公共服务意愿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利用重大科学计划和战略创新平台的竞争优势,吸引、聘用和激励一大批高水平科技人才,是各国国家科研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文章以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的国家科研机构为案例,重点分析了其在人才集聚、人才环流、人才激励中的作用机制。文章指出,我国国家科研机构应加大国际化人才吸引与集聚能力,优化稳定与流动适度结合的人才结构,改进科研人员薪酬结构与水平。  相似文献   
6.
7.
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加强企业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但从实践看,我国企业基础研究仍面临投入比例偏低、新知识贡献度不足等问题。文章在概括分析我国企业基础研究特征和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动力—能力”分析框架系统揭示当前我国企业基础研究面临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并从政策需求出发,为完善支持企业基础研究的政策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