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指出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重温《共产党宣言》,深刻领会《宣言》中的伟大思想,在以下几方面有益于我们执政党的建设:(1)用《宣言》的基本原理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信念;(2)用《宣言》提出的建党原则增强执政党的党性;(3)以《宣言》为武器,增强执政党抵御和平演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北魏神加鹿四年(431年)平城长庆寺《造七级舍利塔砖铭》,为王银田教授2005年12月于日本京都人文科学研究所中村不折书道博物馆所见。此石入藏后并无拓本流行,更未在日本或中国国内作过任何形式的介绍。此次不仅照录了铭文,而且阐述了作为皇家寺院的平城长庆寺的大致情况。铭文所记北魏平城长庆寺劝缘兼作铭记的僧人永慈、建造佛塔的僧人恬静、译大藏经30部并置之入塔的僧人苴倩和昙云,则对北魏平城时期的高僧有了新的认识。《长庆寺造塔砖铭》本身又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北魏早期书迹,其隶楷即楷书而带有隶意的面目,又揭示了北魏平城时代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文化现象。这就是北魏早期的碑版书即铭刻书,或楷隶,或隶楷,起决定作用的并不全在于时间的早晚,而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碑石自身的规格,同时也取决于书手对各种书体的掌握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两枚流落在坊间的北魏模印记墓砖着眼,据《魏书》《晋书》等相关史料,以北魏"建安王"为切入点,在排除穆顗、萧宝夤二人基础上,将"建安王"锁定在陆馛身上。对陆馛的身世、官职以及其父陆俟与其弟陆丽的履历、结衔一并爬梳考述。其弟陆丽是文成帝朝的社稷之臣,力挽狂澜,却为权臣所害。本文对研究北魏时期官制和文成帝时期朝政局势有重要意义。文章进一步指出,杜、刘、华、乐四姓中或有一姓与陆馛妻乐乡君的姓氏或籍贯有关,为陆馛妻身世的探寻明确了基本范围,并推算了埋葬时间。此外,通过与北魏早期志铭资料的互证,确定了乐乡君墓地处石家寨村以东的北魏平城时期贵族墓葬群。砖铭的书法兼及隶楷,笔意高古,通贯自然,是北魏平城书迹中高标独树之作,殊为珍贵。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现在大同的一些地方,与北魏平城的某些人物、事件有关,并以音训的方式,结合史实和考古遗迹,给予了合理的解释,有助于北魏平城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根据实地调查及所发现的大量砖、瓦、陶器残片等可以证明,目前史学界关于北魏宫城在今大同火车站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北魏宫城位置南起今大同市城区的大北门,北抵玄东门或东西马路交叉口,东起操场城东墙,西至食品厂附近,以南北大街为中轴,南北约900-1000米,东西约1000米左右。  相似文献   
6.
别离,历来是我国诗歌创作的一大主题,赋别离别,是千千万万的骚人墨客借以抒发情怀的重要手段。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邶风·燕燕》、《秦风·渭阳》,当是我国别离诗之滥觞,及至唐代,随着我国诗歌创作进入最灿烂的时期,别离诗也取得了大丰收,并得以大放异彩。一部《全唐诗》,收入唐诗四万八千九百首,其中以别离为题材的究竟有多少,我没有做过精确统计,但我却注意到,《唐诗三百首》中的别离诗就有五十多  相似文献   
7.
研究大同文化,提炼大同精神的依据,不外乎大同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区域性人文精神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的大同人文精神是:敦厚品格,吸纳气量,开放意识,吃苦精神。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教委和山西省政府的批件,原云中大学已于1993年6月正式改制更名为大同高等专科学校,改制后的学校是以工科类为主,同时保留师范类和少量职业类的专业方向的普通高等学校。我调入该校任党委书记适逢学校“换车转轨”。这对我们来说,既有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就北魏《申洪之墓铭》的出土和拓本的流布情况,墓主申洪之的身世和官职,铭文后记所印证的北魏平城时期离散部落和计口授田的史实和北魏平城时期土地流转情况作了论述。透过铭文书迹一铭三体的现象,就其所涵文化信息,诸如北魏平城时期铭刻书体的面目和各种不同书体的运用情况,申洪之铭文书迹及平城百年书法的基本评价等作了以小见大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北魏平城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继汉代之后又一个吉语瓦当高峰期。皇家建筑遗址出土的大量瓦文,原汁原味地展示了当时人们的文化水准、书写能力和书体运用情况。近年在大同地区出土的并不算多的北魏砖铭充分证明,在拓跋氏建都平城时期,所有墓中瘗文字砖者,无一不是来自于南朝的贵族以及西来东至的秦凉和两燕的"投化客"。拓跋氏帝室和近族胡(纥骨)、周(普)、长孙、奚(达奚)、伊(伊娄)、丘(丘敦)、亥(侯)、叔孙、车(车焜)等九姓以及"太祖已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的陆(步六孤)、贺(贺赖)、刘(独孤)、楼(贺楼)、于(勿忸于)、嵇(纥奚)、尉(尉迟)八姓连如此简单的砖铭都没有。但是,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不仅在洛阳大量出现元姓宗亲和其他代姓贵族的大量墓志,而且在平城也出现了"尉娘"、"苟黑"等代人墓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