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烸铂 《档案天地》2014,(6):34-38
正郭小川,河北丰宁人,原名郭恩大。1933年随家人逃难到北京。一二·九运动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抗战前开始写诗。七七事变后参加八路军,1941年初到延安。解放战争期间任丰宁县县长。1948年起先后在冀察热辽的《群众日报》、《天津日报》工作。1949年5月随军南下,长期在中南地区和中宣部做党的理论宣传工作。1955年调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并任《诗刊》编委。1962年调任《人民日报》特约记者。1955年发表政治抒情诗《投入火热的斗争》,随后陆续发表以《致青年公民》为总题的组诗。六十年代的诗作思想更显深沉,艺术上更纯熟。热情洋溢的歌颂了战争年代的战士和当代的建设者。"文革"时期受"四人  相似文献   
2.
烸铂 《档案天地》2014,(8):38-42
正裴艳玲,原名裴信,女,1947年8月生,河北省肃宁县人。一级演员。自幼随父练功并师承李崇帅。1960年入省河北梆子剧院,拜李少春、侯永奎、郭景春为师。主演《宝莲灯》《哪吒》《钟馗》已拍成电影艺术片。现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京剧院名誉院长,河北省京剧院裴艳玲剧团团长等职。  相似文献   
3.
上山下乡     
烸铂 《档案天地》2012,(11):11-17,29
简而言之,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在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  相似文献   
4.
烸铂 《档案天地》2015,(10):27-30
提起田汉,都知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有一位女性,她在田汉身后,是田汉的精神导师、灵感之源。连田汉自己都承认更加关注现实社会的思想转变与她紧密相连;她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戏剧家和词曲作者,参与填词的《渔光曲》、《卖报歌》、《打回老家去》至今口口相传;她还是一位睿智机敏的女特工,年仅二十四岁就潜伏在国统区内,从事情报工作;她更是一位勇敢坚毅的战地记者,抗日战争期间曾和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共赴前线战区采访。今年,是这位女性110岁的诞辰,在国庆节来临之际,我们再次回顾她的经历、怀念她的音容。她,就是安娥。  相似文献   
5.
大辩论     
烸铂 《档案天地》2011,(12):14-17,13
“大辩论”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80年代初流行于中国的舆论发表形式,它与“大鸣、大放、大字报”共称为“四大”。“大辩论”兴起于1957年的整风和反右派运动中。在文化大革命中泛滥.并被写入宪法。“文革”结束后一段时间.还继续享有合法地位.直至1980年被废除。  相似文献   
6.
大鸣大放     
烸铂 《档案天地》2011,(2):11-16
"大鸣、大放"兴起于1957年的整风和反右派运动中,新出现又风靡一时的政治语汇,其曾经被当作社会主义民主的独创形式,影响中国社会二十余年.这种民主形式是在特定政治环境中兴起的,并被当作社会主义民主的成果写入宪法,但终又被废除,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艰难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7.
胡铂  刘炜浩 《考试周刊》2014,(2):111-112
文章以广东工业大学为实例,对社会力量参与高校篮球高水平运动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社会力量参与的障碍及其积极性引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宣传、机制及操作上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烸铂 《档案天地》2014,(3):35-39,48
正盖叫天(1888—1970)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原名张英杰,号燕南,直隶高阳(今属河北)人。幼入天津隆庆利科班,习武生,后改习老生。倒嗓后仍演武生。长期在上海一带演出。宗法李春来而有所发展。勤学苦练,虽曾断臂折腿而坚持不懈。演剧以短打武生为主,注重造型美,讲究表演人物神情气质,武戏文唱,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世称"盖派"。以演《武松》(包括《打虎》、《狮子楼》、《十字坡》、《快活林》等)、《三岔口》、《一箭仇》等剧著名,时  相似文献   
9.
烸铂 《档案天地》2014,(5):34-37
正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曾就读于北京四中。1923年加入林如稷的文学团体浅草社。1925年和杨晦、陈翔鹤、陈炜谟等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任教于同济大学。他曾担任中国作家  相似文献   
10.
烸铂 《档案天地》2014,(7):30-34
正尚小云,原名尚德泉,字绮霞,祖籍河北南宫,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生于1900年,后进入戏班学武生,师承孙怡云,又得益于王瑶卿,特色是字正腔圆,善于使用颤音。他的武功根底相当深厚,擅演刀马旦,艺术上有"尚派"之称。1957年陕西省戏曲学校成立,尚小云受聘担任艺术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