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8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6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简单介绍了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数据库, 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和系统设计, 以及指标数据库的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用户驱动的国家科学图书馆网站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用户需求驱动”原则,分析传统图书馆网站在定位、结构、组织、关联、术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用户、简约、便捷、集成、模块”网站的原则,设计以用户信息流程为主的服务层和以服务知识库、SUR封装为核心的支撑层的网站结构,构建集成化的资源揭示、用户任务下的流程组合、流程驱动的服务导航、情景敏感的帮助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技术策略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技术策略作为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很多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地研究。简略地介绍技术策略的发展概况,分析技术策略分析框架中的关键因素,详细描述几种独特的保存技术策略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并对这几种保存技术策略进行简略的总结对比。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前的长期保存系统架构,指出其灵活性、可扩展性的不足,介绍微服务的特点和发展过程,通过对微服务在长期保存系统的两个典型应用的研究,指出微服务在长期保存领域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介绍能力成熟度模型原理,研究和分析成熟度模型在长期保存中的应用,为国内长期保存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对成熟度模型的概念、原理和应用介绍,详细介绍长期保存领域具有代表性的3个能力成熟度模型,从适用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角度分析模型的优劣势。[结果/结论] 通过对比分析给出相关模型的评述以及对成熟度模型的实践思考,总结当前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成熟度模型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提出构建符合我国长期保存发展需求的成熟度模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数字信息资源长期保存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参考OAIS参考模型,借鉴国外主要保存系统的技术框架和相关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能够容纳当前主要数字保存技术的数字保存技术体系。这一体系中的数字保存技术又分属于5个功能块,分别为保存管理功能块、摄入功能块、仓储功能块、存储管理功能块和访问功能块,并对各个功能块之下的主要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长期保存系统监控服务内容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生命周期及可信赖认证标准规范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过程中的数据变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之归纳为数据处理过程的影响因素、数据保存过程的影响因素、数据保存基础设施的影响因素和其他非系统因素等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长期保存系统监控服务的内容框架。该框架从监控系统原有静态参数的系统环境监控,监控系统运行时各个环境状况的系统运行监控,保证数字对象生命周期内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理解性的系统内部数字对象监控三个方面对系统监控服务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目前使用Wayback作为访问工具的Web Archive项目,总结出资源索引工作采用的几个典型索引策略,并对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界内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Web archive资源应用的基本情况,从数据挖掘的角度,对Web archive资源的深层次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际网络存档项目和系统的调研,把网络信息采集的基本流程归纳为选择、征求所有者许可、实施采集、抽取元数据、质量审核和网络存档等6个部分,并对采集流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识别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