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4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YZ 《中学生博览》2011,(6):24-25
你一直想要出现在别人的文字里.可是最终还是决定自己提笔写一些关于你的文字。  相似文献   
2.
近红外光谱术是一项新型的生物医学光子学技术,能实现组织血氧变化的载体实时连续无损地检测。它以其独特地优势受到体育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并成为体育运动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近红外光谱术的基本原理和检测的指标体系,综述该技术在体育运动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分析应用的优势并指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展望未来的应用前景,以期促进近红外光谱术在体育运动中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论体育人类学研究范式中的田野调查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与逻辑分析法,就某学者提出的在体育人类学研究中应"分离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文化处境"这一观点,从田野调查的目的,调查点的选取与介入,资料的获取与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1)人类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异邦到本土的过程,而中国的体育人类学一开始便立足于解决本土民族体育的"残存"问题;2)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应保持与研究对象的适度张力,"摇摆人"的研究视角较为客观与完整;3)对于田野资料的收集,应该适时地把"现场"与"文献"相结合并加以甄别与印证;4)对于田野资料的客观陈述是阐释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近几年调查研究数据和资料,概述了嘉兴市秀洲区北部湿地生态现状,分析了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以及发展湿地生态高效农业的潜力,提出五种适合当地的湿地生态保护和湿地高效生态农业结合的开发模式,即:滩地立体水生植物栽培模式湖荡洁水型养殖模式池塘和低洼水田生态循环型养殖模式种养加结合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湿地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模式,以期达到湿地生态经济和景观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由于服装功能性限制,款式和造型难以突破,设计师需要从面料再造角度着手才能够更好地刺激灵感,寻求设计创新。而对面料再造设计必须掌握造型规律并合理应用才能创作出更好的服装成品。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辽宁省优秀运动员的学历学习态度学习时间安排课程设置等现状,从宏观的体制因素中观的环境因素和微观的个体因素三个层次分析影响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完善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城市间的竞争是个性魅力的竞争。成都确定了"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形象定位。基于城市公众的视角,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行为形象标识形象和旅游形象五个方面研究了成都城市形象塑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对"未来课堂"这一概念存在的问题和争议,依照术语标准化的视角从单义性简短性理据性和系统性四个方面,阐明了未来课堂具有作为一个研究术语存在的合法性和科学性。然后根据未来课堂的特点,在之前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未来课堂设计框架(FCDF),并从基本理念构成要素和迭代过程三个方面对框架进行了论述。最后以研究和实践的可操作性为出发点,将研究内容分为"基于FCDF的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开发"和"基于FCDF的未来课堂的评价"两个部分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包括每个阶段的参与人员具体维度详细过程与方法评价结果的使用等多个方面。研究结果有助于促进未来课堂设计研究与实践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小隐入丘樊     
Decue Wu  Amangiri  Estudibasic 《收藏》2013,(16):108-115
前几年不可思议的掀起了一大购买加拿大优质空气的波澜,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当下,想要深吸一口大自然最纯净的空气显得那么难能可贵。同样的,绝大现代都市人在城市生活久后,为了逃避急促的城市发展带来的疲劳和压力以及恶劣的环境污染,对度假胜地的选择更为崇尚和接近自然。拜伦曾经写过一首诗,无径之林,常有情趣;无人之岸,几多惊喜;岸畔崖间,鼓涛为乐,无人驻足,是为桃源;吾爱世人,自然甚之。如此诗道诉的情谊一般,及时行乐,让自己透透气,充分利用寥寥无几的假期,纵山水之乐,寻求一方净土修身养性;或是静静的观察世界单纯美好的一面,真正的融入自然生态中放松身心已成为人们垂涎已久的生活目标。  相似文献   
10.
约翰·奈特是著名的劳动经济学家,英国牛津大学经济学系主任资深教授。丁赛毕业于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后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得国际货币银行专业硕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现为牛津大学经济系研究人员。该书回顾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回答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重点揭示了投资和人力资本在中国经济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