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本-硕统筹培养的研究型地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表明:课程体系构建是核心、教学理念的改革是关键、国际视野是必备条件、完善的制度是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准确把握“基地”专业培养目标、深刻理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专业发展方向基础上,结合理科基地专业人才培养经验,提出了以强调课程基本结构、本-硕连读为特点的课程体系优化方案,有效地化解了必修课程增多导致开课时间冲突、外语教学不能满足专业要求等矛盾。在优化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课程基本结构定量化研究应成为今后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毕业论文在本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学术前沿、接触现代实验设备、培养科研能力的机会.地质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以知识的主动获取和以科学问题为导向的多学科横向融合为特征,具体划分为论文选题、野外研究、室内研究与资料综合处理、论文撰写与答辩4个阶段.其中,选题、获取新证据、结论求证、成果表达是4个最重要的环节.科研能力培养作用分析表明,各环节的能力培养侧重点是不同的.选题环节重点培养文献检索与资料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认知能力.新资料获取环节强调野外地质现象识别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结论求证环节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资料分析能力.成果表达环节则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分析能力.这些认识为建立定量化的毕业论文质量控制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质学基地班课程体系是地学理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前期教学经验、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特征基础上, 提出以本-硕连读、强调课程基本结构为特点的基地班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新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整体性、前瞻性、能动性和特色性原则, 有效地化解了学时有限、开课容量不足、必修课与选修课配置比例难以把握、外语教学不能满足语言能力需求等矛盾。本次课程体系改革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课程基本结构定量化研究的不足已成为制约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创新型地学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际地学人才培养的激烈竞争对我国的地学教育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挑战,我校地质学理科基地班立足于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较强的科学创新能力、知识面广的高层次的地学理科人才,即培养未来的地学杰出人才。学校把地质学理科基地班的建设置于优先发展的特殊地位,建立了各种管理组织,全面落实基地班建设的各项措施,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创新型地学理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基地班已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窗口,并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规化、标准化、品牌化教学建设是实现我国地学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是实现我国地学高等教育“后发”优势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通过解剖美国U-niversity of Kentucky地学教育结构、课程设置、教学质量控制和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来了解、总结美国高校地学教育先进经验和管理措施,进而提出一些有利于我国地学高等教育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