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教育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20 年 7 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劳动教育纳入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成为五育格局中的一环。文章通过对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的梳理,指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地位、目的、形式已转变;通过对典型劳动教育案例分析,提出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设置、实施、评价有了新的内容,从而提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并从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三方面探索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明确我国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向度,对于推动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具有重要价值。以21所职业技术大学为例,通过对其近4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文本分析发现:培养目标主动服务区域发展,但缺乏高端产业适配度,强调人才的专业复合性,却忽略了高层次的内涵;专业设置不断提升适应性,本科性有待彰显,课程建设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理实尚未一体化,“三教”改革注重内涵式发展,师资队伍亟需加强;现代学徒制建设注重校企协同育人,但缺乏标准引领,“1+X”证书制度稳步推进,含金量有待提升;校内多级评价主体权责分明,企业行业地位重视程度不足,评价导向有所扭转,但欠缺职业特色。据此,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要厘清“现场工程师”的培养定位,彰显类型特色;坚持“技术导向”的培养过程,打造培育优势;深化“校企协同”的培养制度,加强育人保障;构建“知识+技能”的评价体系,提升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3.
以科研自我效能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视角,本研究对479位博士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超三成博士生有意愿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从事短期师资博士后项目是其主要的工作方向及类型;影响博士生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因素有科研自我效能、学术需求感知、现实利益感知、成本风险感知和主观规范,其中主观规范是最有影响力的解释要素;从事意愿的影响因素在性别、学科类型和学业阶段层面存在异质性;科研自我效能通过学术需求、现实利益和成本风险感知来影响博士生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意愿。我国应合理扩大各学科博士后规模,优化和完善人才激励与支持机制;重视博士生学业生涯指导和职业规划,引导博士生充分发挥科研自我效能,理性审视自身学术志趣;发挥政策引导的主观规范效应,建立健全分类制度,匹配不同类型的博士后需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对60所中小学教师评价执行面临的困境分析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评价执行的困境表现出制度“嵌入性”特征,可概括为教师评价新任务与其嵌入旧环境之间的矛盾。该矛盾在评价主体维度表现为“质性评价改革与‘人情’文化环境的矛盾”;在评价内容维度表现为“‘育人’导向与‘唯升学’社会舆情的矛盾”;在评价方式维度表现为“绩效评价改革与‘预期式’激励机制的矛盾”。鉴于制度所嵌入环境的复杂性和顽固性,建议从制度设计和执行过程入手突破评价执行困境:正视“人情”文化以实现制度与文化博弈共生;提升教学效益以弥合“唯升学”与“育人”分歧;加强绩效工资监督落实以推进“优劳优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