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学习动机是一种认知和情感上被激发的状态,这种状态会引起一种有意识的行动决定,并带来智力或体力上的持续努力,从而实现先前制定的某个或多个目标。父母和教师的期望、奖惩是学习者情感激发的重要外部因素。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倘若缺失了必要的激励,会导致教学过程的非情感化;恐惧心理的生成以及造成师生关系的僵化。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适合外语教学的激励策略,通过对学习者进行扬惩结合激励、目标激励、即时激励、性格分类激励、情景互动激励、差异思考激励、师表激励等激励策略,激发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习者智力和体力上的持续努力,以实现学习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进而实现从传统教育模式向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沈英莉  王真 《科教文汇》2012,(19):134-134,155
该论文结合国内高校日语培养现状、分析涉日单位的用人需求,结合市场导向,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辅助教学手段等对地方院校日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沈英莉  王飞 《教师》2012,(23):13-14
为把握日资企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该论文对企业的招聘广告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日企急需三类人才:日语精通人才、日语应用型人才、日语复合型人才,对学历、工作经验、资格证书也有高要求;对中日文写作能力及汉语水平、办公应用软件操作能力、第二外语和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及事物处理能力均有高要求。针对以上,本文对高校日语专业学习者及意欲进入日企的人员提出了可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日语的语法里表示比况的助动词“~ようだ”,表示比喻和推测。但日语里还有另外两个表示推测意义的助动词:样态助动词“~そうだ”和推量助动词“~らしい”,两者翻译成汉语都有“好像……”的意思.这样就给初学者造成一定的难度。本文吸收日本多名学者的研究成果,在继承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比况助动词“~ようだ”重点是对通过五官或身体感觉所捕捉到的事作出推测、样态助动词“~そうだ”意在描述视觉印象及对预想、预感世界的推测、“~らしい”则是在外部情报(见到或听到的情报)的基础上作出的推测等三者各自最基本的用法入手.考察分析其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王飞  沈英莉  王真 《科教文汇》2014,(1):161-162
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这种活动要求读者对阅读材料进行主动的分析、解释和理解.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行为。读者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对于阅读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掌握的相关语言知识越丰富,拥有的背景知识、人生阅历越丰富,通过阅读的交际成功率就越高。此外,阅读过程中及阅读之后的大脑推理活动,对准确掌握文章主旨及作者意图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推理,大脑将最新信息与原有信息结合并区分,加快既有概念和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进而准确完成整片间读。  相似文献   
6.
马文静  沈英莉 《考试周刊》2011,(24):103-105
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今国际教育界影响较大并正在逐步深入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它对我们深入教育改革、进行学科教育研究和开展教学设计等都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本文就如何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与专业日语教学有效的结合作了初步探讨。教学实践表明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互教互学、研讨式学习模式"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王真  沈英莉 《考试周刊》2013,(77):25-26
中日两国语言中表示数量的基本形容词是“多”和“少”,但用法不同.日语里的“多”和“少”在必要时要发生形态的变化.中文里的“多”和“少”在任何情况下都无需变形.另外,中文里的“多年”一词不能直译为「多い年」.文章就中日两国中的“多”和“少”这一对基本形容词的意义、用法作比较,探究两国形容词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8.
日本国语审议会在1952年发表的“ニれからの敬语”中阐明了使用日语的基本方针,并对敬语的使用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日本社会在战后50多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各种民意测验结果的基础上,日本国语审议会又在2000年提出了“现代社会にぉけろ敬意表现”的报告。此报告提出了“敬意表现是构成现代社会语言使用的核心”这一观点,明显区别于以往的观点。本文参照上述两个报告,对“敬意”向“敬意表现”转化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今后研究方向的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