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专科层次幼儿教育对高等师范专科教育来说是一个新的专业 ,如何建设本专业是一个有待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从专业特性、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结构与设置等方面对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业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背景出发,提出我国幼儿教师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幼儿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实践研究创立了专科层次幼儿教师的培养模式,阐述了这一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特点,取得的成效与创新点,最后说明了这一研究的意义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布郎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的儿童发展理论模型--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强调儿童在环境中的发展,指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包括微系统(如家庭和学校)、中间系统(如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外层系统(如父母工作的环境)和宏系统(如儿童所处的社会或亚文化中的社会机构和意识形态等).这些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宏系统的变化影响外层系统,进而影响儿童所处的微系统和中间系统.这给我们一种启示,对儿童发展(包括品德发展)的研究不应停留在微系统和中间系统上,而应在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中考察儿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是影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和幼儿园教育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以河西走廊牧区阿克塞、肃北、肃南、天祝4个自治县266名幼儿园教师和19名园长为研究对象,从基本情况、保教观念与能力、幼儿园内部教师管理等方面探讨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政府增加幼儿园教师编制,弥补师资数量缺口;政府落实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有效保障非在编教师权益;政府合理设置幼儿园教师职称晋升标准,增加晋升高级职称名额;幼儿园建设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组织机构;提高教师教育观念的一致性,使其形成科学的"教育过程观";构建多元化专业学习平台,全面提高教师保教能力。  相似文献   
5.
要促进幼儿身心正常发展,必须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园环境,这就需要重视家园联系工作。而确定家园联系主导方式的依据应该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游戏。因此,在家园联系中,幼儿园应该重视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游戏观,重视促进幼儿家庭游戏的开展。这就要求幼儿园要把游戏纳入幼儿园课程计划,改革课程,精心设计游戏活动,使之具有一定的“家园共享性”。  相似文献   
6.
幼儿教师具有母性精神和儿童精神、大学精神和生活精神、民族精神和世界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时代精神。基于以上分析,从师幼互动的社会角色关系范畴、"幼儿"与幼儿教师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幼儿发展方向是现代幼儿教师职能发挥三个方面确定幼儿教师时代精神建构的逻辑起点是幼儿的特质。  相似文献   
7.
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专科层次幼儿教育对高等师范专科教育来说是一个新的专业,如何建设本专业是一个有待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本从专业特性、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结构与设置等方面对专科层次幼儿教育专业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学前教育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能有效地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提高其学习的能力,并能够使幼儿更好地适应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此外,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还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措施.由此可见,学前教育不但对幼儿和其家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更是政府一项投资小、回报率高的事业.  相似文献   
9.
对甘肃天水、定西、张掖、酒泉等地的农村学前教育现状进行抽样调查,发现该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有:地方幼教管理具有"少、偏、行政化和商业化"色彩;学前教育经费来源的异变;留守幼儿面临家庭教育的缺失;幼儿教师的专业性水平低而层次不齐;全教育环境中的潜在学前教育观念难以更新.基于此,应重视建立适宜于甘肃农村的幼教管理体制,重视培养与培训能够长期热爱、执行幼教工作的教师,并加强幼教舆论宣传,优质整合全教育环境等.  相似文献   
10.
布郎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的儿童发展理论模型———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强调儿童在环境中的发展,指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包括微系统(如家庭和学校)、中间系统(如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外层系统(如父母工作的环境)和宏系统(如儿童所处的社会或亚文化中的社会机构和意识形态等)。这些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宏系统的变化影响外层系统,进而影响儿童所处的微系统和中间系统。这给我们一种启示,对儿童发展(包括品德发展)的研究不应停留在微系统和中间系统上,而应在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中考察儿童的发展。在这种意义上讲,不仅应关注幼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