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从这期起 ,本刊将辟“环境教育”专栏 ,就环境教育进行多学科的系统研究。本期已组织我校几位教授、专家、学者就环境教育进行了笔谈 ,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关于征收生态效益补偿费存在的立法问题及完善的建议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作为环境要素的自然资源具有保持生态平衡的价值,对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主体征收生态效益补偿费,是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的一大举措,但目前在全国推广生态效益补偿费面临的问题是:一、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依据;二、理论界对生态效益补偿费认识模糊。因此,阐明生态效益补偿费涵义,并针对我国目前征收生态效益补偿费立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的建议,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3.
排污权初始分配的有偿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排污权初始分配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以无偿为特征、以多数人为少数排污者支付环境容量资源为代价的。在转型时期,我国建立了排污收费制度,初步确立了隐性的排污权有偿分配制度,但相关法律规定是分散的、不一致的,随着开放的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必要进一步改变“环境无价”的观念,建立显性的有偿分配排污权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是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的一大举措。但目前在全国推广生态环境补偿费面临两大困难:一是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依据,二是理论界对生态环境补偿费认识模糊。因此澄清生态环境补偿费与资源费的界限,并尽快把生态环境补偿费的征收纳入环境保护法制轨道,以便在全国范围内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具有统一的法律依据,是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5.
后《奥胡斯公约》中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胡斯公约>是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发展的里程碑.但是,公约中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也面临诸多问题.在完善公约的基础上,形成了后<奥胡斯公约>.后<奥胡斯公约>对公约中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产品环境信息公开予以充分的发展,对完善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1998年我国发生的特大洪灾与生态环境长期以来遭到人为严重的破坏有直接关系。保护森林资源,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国家颁布与实施的森林保护法律规范,对加强森林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森林保护立法仍存在许多不足,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因此,进一步完善森林保护法律规范,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抉择。  相似文献   
7.
环境权应成为环境法体系的重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权是环境领域的基本权利,与生存权、发展权、自由权等基本人权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更好地维护公民的人权,以及实现环境状况的根本好转,必须在环境法中明确规定环境权,并据此来完善我国的环境法体系。  相似文献   
8.
自然资源保护法立法的意义及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保护理应包括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护自然资源两项任务,但人们一直归结为前者而忽略了后者,所以我国尚未重视自资然源保护的立法工作。鉴于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际合作的需要,建立自然资源保护法是十分必要的和迫切的,为此,我们要从全局的、长远的利益出发,把自然资源开发纳入持续发展战略;在有关保护法中加强经济手段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资源、能源缺乏,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因此,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税收、信贷优惠是奖励资源综合利用制度的基本内容。进一步完善税收、信贷优惠政策,将为缓解资源紧缺状况,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治理污染、改善环境,促进经济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自然资源保护法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资源保护法属于环境保护法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已,但还不十分完备,与自然资源和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针对自然资源保护法体系存在的缺隐,应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以利于我国自然资源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