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1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意志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体育教育改革总是发生在国家特定的政治范畴之内,并深刻反映着特定的国家利益。本文以近现代体育教育的历史沿革为切入点,提出了体育教育的国家意志体现必须要与学生的身心特点、体育学科体系的和谐统一。和谐性是当前体育教育改革中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体育课教案以物化逻辑为起点,体育课堂教学注重"操作性",用所谓的技术规范和"健康第一"来取代学生的身心感受,忽视学生的身心体验,机械地化解了体育课堂的生命活力,体育课堂渐渐远离了学生的视野,消失在学生的生活世界,极大影响了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因此体育教学改革首先需要从"物的逻辑"转向"人的逻辑",暖化"冷硬"的教案,以学生身心体验为主体,强调生成性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定向越野社团教学模式是受定向越野运动和体育社团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启发和产生了构建定向越野社团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发现,定向越野运动项目符合青少年年龄特点的需要,社团教学模式能够促进青少年全面的发展,构建定向越野社团教学模式能够顺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对定向越野社团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设置目的、课程结构、教学大纲以及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计划等进行细致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一、回归儿童世界,理解天性价值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体育教师出于各种安全缘由等托词对儿童天性的无情压制现象:把活泼好动视为违反课堂常规,把追逐嬉戏视为教学安全隐患,殊不知这些都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不断健康成长,形成体育兴趣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对体育的参与体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在着力推进全民健身工程的今天,研究当代大学生体育参与的现状,客观考量其体育参与的程度及影响因素,对未来体育的发展及全民健身工程的健康持续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命哲学视域中的体育课程观内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生命化教育理念的解读,将体育划归于生命化教育轨迹之中,把学生的身心教育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层面,从而为摆脱智育模式对体育课程的束缚,消融智育模式对体育的延伸性影响,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供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7.
2011年11月,"国培计划(2011)"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东北师范大学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在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如期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在本次国培计划中,东北师范大学国培领导小组和专家小组确定了"示范、引领、普及、传播"的培训理念,并确定了具体的培训模式。一、培训主题掌握小学体育教学的新技能、新  相似文献   
8.
体育课程不仅要促进身心健康,更要强健身体和弘扬身体的精神价值。面对当前学生精神状态存在的诸多问题,现行课程健康观无疑背离了体育对"野蛮"身体的课程逻辑,丧失了体育的精神教育功效。缺少身体力量练习、过于注重安全性,极大地束缚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精神教育价值审视是实现当前课程价值超越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当前学校体育教材内容分析环节的剖析,认为单纯对教材内容进行技术结构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教育学、美学原理角度出发,同时结合体育教材的本质特性,认为体育教材内容分析不仅仅要重视其技术结构特性,更需要重视与构建体育教材的美学特性体系。同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二者具备有机结合的基础条件,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实现学校体育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类)课程计划》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引导和促进学生成为有见识、有能力、有责任感的自主学习者,通过各种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成为乐于为基础教育服务,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生涯规划课程以及毕业论文等4个模块构成,突出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3者的融合,加强通识课程教育人文性、科学性;精化专业教育基础课和主干课;引导专业系列课程学习,明确生涯规划课程的职业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