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衷心地祝贺     
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经过14天精彩和激烈的角逐,我国乒乓球男女队取得七项世界冠军,这是继第36届世乒赛后,我国选手在国际乒坛上创下的又一次新的纪录。  相似文献   
2.
1977年全国乒乓球比赛,在大会临时党委及组织委员会的领导下,从9月11日至24日经过1786场比赛,已经胜利结束了。这次比赛是近几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包括海外台胞在內的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代表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及各大军区、各军兵种也都有若干代表队参加,共有39个单位,100个队,449人参加比赛。这次比赛是在党的十一大胜利召开以后,在全国人民贯彻执行英明领袖华主席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我国在世界乒乓球运动中,二十年来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有着丰富的教学训练经验,把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作为乒乓球的教学训练原则肯定下来,对于指导乒乓球运动的实践,提高教学训练效果,继续保持我国在世界乒乓球运动中的领先地位都具有重要的和积极的意义。过去对于乒乓球运动的教学训练原则除1963年北京体院运动系乒乓球讲义、1978年全国体院通用乒乓球教材(以下简称乒乓球教材)和《现代乒乓球技术的研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有氧无氧能力代谢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Gould2900心肺功能仪,wingate方法及多球训练的血乳酸动态变化方法,对北京、广东乒乓球队及广州体院乒乓球队男女队员共30人进行有气能力和无氧能力的测试,以探讨乒乓球运动员能量代谢的状况与乒乓球专项特点是否相适应,并根据乒乓球运动员的能量供应系统特点及比赛中血乳酸的测定,提出在运动训练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探讨多球训练法对发展乒乓球运动员的能量代谢系统的促进作用及其影响。测试结果反映出受试者的ATP-CP系统及糖无氧供能系统供能较好,具有较好的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质,而有氧代谢能力较差。多球训练的摆速和步法训练的血乳酸水平明显超过比赛的血乳酸水平,能较好地发展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东京举行地第3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从四月廿八日起至五月九日经过十一天紧张激烈地争夺,已经胜利闭幕。来自世界五大洲的87个国家和地区的490名运动员,他们汇集在东京代代木体育馆里,争奇斗妍,各显才能,为争夺两年一度的各项锦标而展开激烈的战斗。在七个项目的比赛中,中国队共取得了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女子双打和混合双打六项冠军,在世界乒坛上继续保持领先的地位。但男子双打冠军却被南斯拉夫选手舒尔贝克和卡利尼茨所夺去,显示了欧洲经过两年来的积  相似文献   
6.
积极性休息的理论研究无论是在国内、外都已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和研究成果。但关于生理学中疲劳与恢复的理论在乒乓球运动训练的应用至今还是一个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我国乒乓球运动训练间隙一直都采用消极休息方法。针对这一现象,采用实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积极性休息与消极性休息对乒乓球运动训练的影响,提出合理的休息方式。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我国乒乓球运动自六十年代初攀登世界乒乓球技术高峰以来,由于乒乓球界的共同努力,不仅在技术、战术的革新和创造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在理论的分析及研究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就乒乓球的训练工作来说,由于它所涉及的内容很广,其中有些问题还需要继续进行研究,才能使它更好地适应形势的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从我国乒乓球运动长期训练的实践来看,对于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我们曾经取得过有益的经验,收到过很好的效果。在20世纪50年代初,当我国乒乓球队初登国际乒坛时,中国选手在技术水平上既比不上欧洲的一些强队,也落后于亚洲的日本队。从1956年起我国选手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狠抓了基本功的训练,使拉攻和对攻的技术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短短的三、四年间,就跃入世界强队的行列,并为攀登世界技术高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1.前言有序训练与无序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的判断应答能力各起什么样的作用?有序训练与无序训练如何安排更有利于促进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等问题,迄今在国内外的文献资料上尚缺乏定量研究的材料,也未见到有人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以致目前大家对它们认识  相似文献   
10.
我从50年代初起,就自费订了一份报,30多年了.这份报就是《北京日报》,所以,我可以说是《北京日报》的—个老读者了. 在北京出版的日报很多,我为什么选择订《北京日报》呢?同我的爱好有关,也同《北京日报》能基本满足我的读报要求有关,我打开《北京日报》,常常有一种亲切感.作为居住在首都的一个公民,当然想了解发生在北京的事情.在这方面,《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