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酒国》在莫言的长篇小说序列里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小说采用三线并进的复调叙事策略,使用多种文体参与故事的结撰,并进行了独特的小说中套小说、人物参与叙事、作家进入故事成为人物的文本叙事试验,营造了虚实相生的叙事效果,这种叙事策略具有典型的"元小说"、文体杂糅和狂欢化叙事的文本特征,其叙事实验的独特价值及其巨大的文化隐喻所具有的文化、精神批判价值,具有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莫言是一位在叙事上不断求新探索的作家,他总是着意追求以多种叙述视角和多样的话语形态营造出狂欢化的叙事美学风格。发表于2003年的《四十一炮》是莫言这一叙事努力的里程碑式的收获。在《四十一炮》中,叙述者罗小通穿行在现实与想象之间,他的叙述与故事相互纠缠交织、平行推进,俨然一曲严整的二重奏。无论是话语的对立、交织与重叠,还是记忆、想象与现实的相反相衬,都在叙述者的操控下呈现出狂欢化复调叙事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浅议许渊冲古诗英译"三美"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渊冲教授是汉语古体诗(即格律诗)英译的大家,他提出了诗体译诗的"三美"论标准,主张译诗在意、音、形三个层面上尽量转递和保存原诗的神韵。古诗英译"三美"论标准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月派新诗革命"三美"论主张之间有承递的关系,"三美"论标准在许渊冲翻译实践中也有得失。  相似文献   
4.
莫言创作的第一次重大转变,是在向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从传统叙事模式向多重话语叙事模式的转变,而此次转变的标本性文本即是与《红高粱家族》同时诞生的《天堂蒜薹之歌》。本文试从叙事角度,对莫言的第一次叙事模式转变作一文本分析,以期刻录下这位勤奋的文坛跋涉者早期探索的印迹。  相似文献   
5.
对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支教的1 000名师范生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在肯定师范院校课程作用的同时,反映出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问题,即教师教育课程不完全适应新课改;教学技能课程中教学内容盲点多;岗前培训不规范,顶岗实习生应急上讲台。针对上述问题,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应主要体现在:增开六门课,拓宽教育专业课程领域;增加教育见习,树立师范生大教育实习观;强化顶岗前的"备课-说课-上课"培训,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胡愈之同志从社会文化建设和民族生命力培育的高度重视媒介批评,他经常使用中外比较的方法来展示和概括中国新闻事业的落后状态,以刺激和推动新闻事业的改革,并通过暴露媒介及其所有制的隐秘关系来揭示媒介客观公正背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某些别有用心的歪曲性新闻报道进行有理有据的批驳,并从媒介体例的角度透视媒介整体布局中的空白,为新办媒介寻找适合的生长点和最佳的存在方武.  相似文献   
7.
水平井增加了油藏的接触面积,具有单井控制储量多、泄油面积大、产能高、油藏适应能力强等优势,水平井开发技术适用于油田开发的全过程,是提高油井产量、油田采收率和开发效益的一项重要技术。某采油厂目前水平井开井98口,日产油水平358t,已成为该采油厂增产增效的重要支撑,而目前98口水平井平均单井日产油3.7t,表现出单井产量低的特征。通过进一步剖析水平井低产的原因,提出增产措施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莫言的小说《丰乳肥臀》被认为是新历史主义叙事的模范文本,具有文学史的典范意义,而作为叙事性文学作品,它在叙事层面的典范性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要较好地理解《丰乳肥臀》,就要通过文本细读,以叙事视角探索为切入点,分析其在叙事学层面上典范意义得以实现的途径及其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莫言崛起于新时期,是当代坛的一个重镇,不断有新作佳作推出,其创作不息,求新求变不止。莫言创作的第一次重大转变,是在向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从传统叙事模式向多重话语叙事模式的转变,而此次转变的标本性本即是与《红高粱家族》同期诞生的《天堂蒜薹之歌》。同时,莫言又是一位出生在农村的作家,在对农村农民的现实关怀情绪上,《天堂蒜薹之歌》是《红高粱家族》第五部《奇死》第七节的继续和发展。本从对莫言叙事模式的本分析人手,考察莫言叙事语境转换中的现实关怀言说。  相似文献   
10.
曾朴作为近现代翻译家的文化身份,是他参与中西文化沟通和中国文学现代化转型的文化坐标.在对法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文化的热爱和研究中,曾朴试图通过翻译这一文化互动的方式改造中国文学,参与新文化运动,实现中国文学的现代复兴.针对不同的文化建设策略,他提出了自己的批评,并始终坚持以独立坚韧的姿态著译不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