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红 《编辑之友》2011,(1):70-72
买卖论文产业的形成,严重干扰了高校、研究单位正常的学术秩序,造成了虚假、浮躁的科研风气。同时,浪费了社会资源,欺骗了公众。如何消解这一"产业"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努力,作为科技期刊——部分"买卖论文"的可能承载者,有识别"买卖论文"并设立"买卖论文"防火墙的直接责任。本文将探讨科技期刊应构  相似文献   
2.
话语与权力总是胶着一起,互为耦合、互为支撑,而女性话语也总是表现出一定的女性权力意识。通过对巴金《寒夜》中女性对话、内心独白等的分析,认为女性话语权力意识在"家庭"中具有实在性。曾树生的女性话语表现了女性享受独立、自由的权力及经济支配权,同时女性话语(曾树生与汪母)之间存在着权力斗争。曾树生所活动的社会场景———银行是她在家庭中的话语权力意识的来源,在这个她所依托的社会环境中,其先前话语所体现的权力意识具有虚妄性。而汪母作为一个被剥夺了青春及经济权的绝望的女性,她在家庭中所呈现的话语权力是女性话语的伪权力。  相似文献   
3.
九莉、九林与母亲蕊秋、父亲乃德的亲子关系是分离型、半分离型的亲子关系,母亲对子女的情感交织着母性本能与自私本能的交织,父亲则表现出父爱的缺失与私欲的凸现。其亲子关系体现出融合—疏离—断裂的发展变化特征。两性关系则呈现出不稳定、变动频繁的特点,并在在融合与断裂这一生态链上轮回。《小团圆》中出场的大多数人物都处于族亲关系网络中,偶有与外界的朋友关系,这些关系也经历了从融和到断裂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张爱玲小说《小团圆》文本的细读,提出张爱玲小说中的新女性九莉、蕊秋、楚娣处于一种自由的生存状态,她们卸去了历史强加给女性的依附身份,逃离了摇摇欲坠的古老家族的庇护与挟持,在男性权力下的世界范围内寻求女性生存的自由。交际语言的不透明性、情感的沉积性与凝滞性、人的心灵的复杂与阴暗性使得新女性在谋求自己的空间时出现人际之间的沟通不良。对人生自由状态的追求又使得新女性对任何威胁其自由存在的因素都充满了焦虑,同时爱的不确定性及岁月的流逝也为新女性带来闲愁般的焦虑。  相似文献   
5.
6.
《寒夜》中母性过度体现为汪文宣与母亲强烈的情绪与心理的亲密连接关系。过度的、无节制的母爱控制了他的思维及家庭生活,使之具有依赖、敏感、消极的神经质人格特质。父性缺失则对汪文宣的认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使其形成忧郁、焦虑、无所适从的人格特质,同时又限制了其人格中独立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水是宋词的一个经典意象,它千姿百态,或以摇曳的波、或以亲切可感的水、或以壮美的浪、涛等形态出现,装点着宋词的意境。由于意象的象征意义的存在,水在不同的时空意义上表征着宋代词人不同的心境与情感体验,作为一种艺术符号,水意象传达出词人的时间意识、深长的情感、离愁别绪等。  相似文献   
8.
荒凉、冷漠底下的温情--张爱玲散文中爱的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里不时透出寒意并不断解构爱情神话、母爱神话、女性神话的张爱玲,在她的散中却留下了爱的意识的踪迹。她描画出来一种苍凉的、凄清的爱情情感体验,她所诉说的亲情之爱是隐在无言语的冷静与眼泪后面。她在叙述女性在男性社会的痛苦和悲凉时,流露出对女性弱势群体的关爱。张爱玲散中的爱的意识是隐在荒凉、冷漠底下的温情。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肩负着教育大学生的神圣使命。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在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随着网络信息大量涌入的形势下,如何解放思想,转变教学理念,借助校园网络媒介特有的功能,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在"键对键"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恋爱观,把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放在同等的地位上,发挥两个主渠道作用,并将二者有机结合,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和亲和力的基础上,进而有效地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就此方面试图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编辑部心理氛围与编辑流程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东红  李金锋  柯爱茹 《编辑学报》2010,22(2):180-182
分析科技期刊编辑部心理氛围的内涵及编辑流程的质量控制。认为责任编辑角色明确有助于编辑流程质量的责任承担,支持型主编、编辑部主任有助于编辑流程有效、快速地实现。提出全体编辑参与选题及审稿决策有助于编辑流程的设计与计划、选题与组稿等环节的质量实现。强调编辑职业干预、编辑价值评价和承认、编辑职业发展和出版目标一致性是编辑流程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