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0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所谓“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大概是说文章如何作出、缘何作出、据何作出,都只有作者自己才明瞭。否则为什么有些新闻报道,读者就是看不懂呢?或许连作者自己都不清楚。古人说妙文出自神灵,灵机一动,下笔如泉涌;西人说“上帝给我灵感”;今又见有报道说,某高人写下一段狂言是源之  相似文献   
2.
北京,西交民巷50号,人民大会堂南侧,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所在地。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新闻中心就设在这里。10月24日,十三大开幕的前一天,新闻中心车水马龙,门庭若市。陆续从世界各地赶来报到的上百名外国记者和港澳记者,聚集在大厅里,有的在办手续,有的在翻阅各种资料,有的在“搜索”着新华社电讯稿,发现了“宝贝”马上拿去复印;不少记者在新闻图片架前选购背景照片。一位日本记者挥着手,用生硬的汉语高喊:“统统要,统统要。”还未拿到记者证的人急切地伸出了一双双手,使工作人员应接不暇。不少国家驻华大使馆的新闻官也出动了,  相似文献   
3.
假使投稿的朋友们能在我这看看其他人的照片,再去拍,相信会大增成功率。本期月赛颇有意思,同类题材占了近三分之一。当然,新闻摄影月赛自应追逐新闻,也许朋友们从所在的地方看这些就是“赶形势”的大新闻了,只是,如果大家都赶的话,效果反不如走冷门了。当然,每个人都该有这样的自信,在这个题材领域,此时此刻,我的最好。要真正实现这个信心,拍摄时,自然就要找找自己独特的惑受,抓到的独特瞬  相似文献   
4.
三步之内,必有芳草。古人此语意在说人,其实也可借用来说物。新闻学园地开垦之日已不短了,无数人做了无数的贡献。可当一群着力于实践,探讨如何更好地报道好行政区域、或其它区域接壤地区的新闻的人们,推出了“边区新闻”的概念,并终于首次聚在一起交流、研讨的时候,还是让人感到了扑面的新意。  相似文献   
5.
如果要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给我国新闻界带来了什么?那么,岁末年初的报刊征订,无疑是一个灵敏的晴雨表。据北京报刊发行局等部门的调查,1993年的报刊订阅,与往年相比,均有不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比较突出的是,大部分报刊的征订数字比1992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简单表征的的背后是什么?它意味着什么?报刊市场是否意味着实质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又会对办报人和报纸内容有怎样的牵动?这是否预示着今后报业的走向和新闻业竞争的态势?就此我们走访了一些权威人士和报刊发行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时间:1988年1月5日地点:新华社内413会议室主办单位:《中国记者》编辑部 [场景:会议室正面墙上挂着黄山风景巨幅彩画,两侧各树立着一个大标语牌,上书:探索新闻改革,增进社会理解。来自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北京日报、农民日报、光明日报、中新社、解放军报、经济日报和新华社的近50名中青年新闻工作者围坐在长桌两侧。几位老同志——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中国记者》编委会副主任成一,新华社新闻研究所顾问、《中国记者》编委方言等,饶有兴趣地侧耳倾听。北京电视台的记者拿起了摄像机……] 余振鹏(《中国记者》总编辑):《中国记者》创刊一年来,还是第一次举行这样的座谈会,我  相似文献   
7.
●观众总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示着他们的期待、关切与评价。因而这次世界新闻摄影展览又发生展板被挤倒的事情,就更让从事摄影的人们感到份量的沉重。当年,观众为我们那些冲破禁区的照片而呐喊,今天,为那些技高意深的照片而沉默,都是他们在作出评判。只不过,评判的标准已随时势变迁而有所漂移,鼓噪的对象也悄悄地有所变换。尽管人们可以说,这种漂移和变换缘之于以往先锋者们之努力对观众鉴赏力的培养;缘之于人们对了解、把握世界的热望,缘之于人们对摄影大师们的尊敬和想  相似文献   
8.
习惯上,人们往往以为拍照片是在按快门的一瞬间完成的事。假如真的这么想,那么实地拍摄时,就会陷入迷惘。在这一瞬间,拍摄者应当扪心自问:我想通过这张照片说些什么?细究起来,这种自我暗示或曰自我提醒应该是在拍摄那一瞬间之前。当您发现一个值得拍的事件、场景或人物时,您随之就进入了快速判断:能拍下来什么?借此可表现点什么主题?哪一刹那、从哪个角度  相似文献   
9.
曾经有人说,在和平时期,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是和平时期的战争。人们往往通过体育竞技及胜利,来显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民族的实力。此刻,记者就坐在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主新闻中心有500多个座位的共同工作大厅里,我们的身边是400多个操着汉语、英语、法语、日语、印地语、波斯语、阿拉伯语的中外记者,在打电话,在轻声交谈,在噼噼啪啪地打字……我们身后,24台27吋和12台33吋的彩电形成巨大的电视墙,同时播放着不同场馆的比赛实况,一个成功会引来一串欢呼,有时,我身边的中国记者也忍不住欢呼几句。此刻,是1990年9月23日晚上9时,亚运会的第  相似文献   
10.
该拍什么?     
评选月赛,真不轻松。看那各式各样的信封,谁都会知道,远远的某个地方,有人在等待什么消息。我也曾是初学者,试着拍、试着写、试着投、试着,等待消息,心同此情。只是,为了更多的读者,也只能硬起心肠挑选下去。“我的照片哪点不好?”假使读者诸君有机会翻阅落选的照片,就能得出很多答案。落选里边有学问。我想,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于您挑选了什么题材。拍什么,这应该是个端起照相机前就该扪心自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