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以后,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了罪恶的侵略战争。1940年前后,日本侵略军出动大批飞机,对四川各城市进行了野蛮的狂轰滥炸。当时,南充城既无重兵把守,更无防空设施。按照国际法的有关条例,交战国不得对非设防区的城市及其和平居民进行轰炸。但是,丧心病狂的日本法西斯却把南充这样一个仅有两万多人口、不设防的内地小城市作为滥施淫威的目标。1940年5月至1941年7月,日机先后三次飞临南充上空,对毫无防备的和平居民疯狂扫射、野蛮轰炸。第一次是1940年5月18日。上午11时左右,18架日机在南充上空盘旋了几圈…  相似文献   
2.
《神州学人》2011,(9):22-23
7月9日下午,日中友好会馆的地下大堂张灯结彩。300余名后乐寮寮生及日本友好人士齐聚一堂。大家举杯欢谈,共庆日中友好会馆后乐寮25岁的生日。中国驻日使馆政治处薛剑参赞,使馆教育处邓德英一秘,日中友好会馆中方常任理事王昆,日本法务大臣、日中友好会馆江田五月会长等出席此次纪念会。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日本法科大学院教育制度情况,作为一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日本法科大学院教育衔接日本司法考试制度改革,旨在培养高素质职业型的法律人才。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呈现出理想化的设计—面对现实的挫败—实施改革—改革胜败参半的发展趋势。这一法学教育的改革历程既暴露出目前法学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又体现出法学教育的复杂性。认为日本法科大学院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可为我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博客链接http://blog.sina.com.cn/jnoc日本法务省2011年11月11日推出年度《犯罪白皮书》,一组数字表明20岁以下的少年犯从"少年院"出来以后,大约有40%的人还会重新犯罪。迄今为止,这是日本第一次调查少年犯"二进宫"的情况,而这个"零"的突破,则从侧面印证了少年犯"二进宫"问题的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5.
于淼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1):51-59,109,110
本文以日本在十五年战争期间的"总体战"体制为背景,探讨"舆论动员"活动的相关问题。通过对日本战时社会历史的考察发现,日本军部以德国的总体战体制为蓝本,将媒体宣传和意识形态引导作为舆论动员机制的核心指导方针,以相关传媒法令为法律依据,通过对各类媒体机构的整合,将媒体资源纳入战争的轨道。封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专制语境形成了舆论动员机制的政治基础,军国主义的国民精神结构是舆论动员的思想动力,在媒体将政治意图转化为媒介议题的过程中,媒体精英和意见领袖也发挥了引导作用。多种机理共同运作之下,舆论动员机制实现了对战时国民精神的强效果控制。  相似文献   
6.
胡悦 《大观周刊》2012,(7):49-49
文章从我国对证人证言的规定出发,分析我国证人证言在民事诉讼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以日本法为例,探究其规定中值得我国借鉴之处以及不足之处,以求找出一条适合我国证人证言制度完善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当今日本的法律制度是在融合了多种外来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日本法律原属中华法系,明治维新后通过移植以德国法为主的大陆法,迅速"西化";二战后又通过接受以美国法为主的英美法的影响,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混合型法律文化.其法律近代化的成功经验,对当代东西法律文化的融合,对我国当代的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孙彩虹 《红领巾》2004,(5):68-71
在日本,有关犯罪被害人的保护法制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从2000年开始,日本相继制定和修改了一系列有关犯罪被害的防止和犯罪被害人保护的法律,尤其是犯罪被害保护“二法“的出台,使日本在犯罪被害人保护法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二法“通过减轻被害人的心理和精神负担以及扩大被害人权利救济的各种措施,使被害人保护呈现出独立性、实效性、体系化以及对被害人和被告人进行平衡保护的制度特征.日本犯罪被害人保护法制度为我国构建被害人保护法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要掌握申请时机每年1、4、7和10月是日本各语言学校招收外国留学生入学的时间。最佳的留学申请时机一般在开学前六个月,此时开始准备申请资料,其中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审查期限需要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