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篇
教育   91篇
科学研究   7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价氧化铝陶瓷性能与显微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单介绍了氧化铝陶瓷的各种优越性能及在各领域中的作用,着重分析了氧化铝陶瓷在扫描电镜下的显微结构特征,并对氧化铝陶瓷的性能和质量与显微结构的关系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对用于柱色谱分离的填充材料Al2O3,采用清洗、过筛、调节pH值、净化、干燥和活化处理,对获得的Al2O3进行物理性状测试和柱色谱性能研究。结果发现经过煅烧和微波辐射的Al2O3物理性状符合实验要求,对靛酚和甲基橙分离性能良好,两者之间的比移值Rf范围在8.6~9.3,可以采用该工艺对Al2O3进行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3.
用碳酸氢铵和氨水混合溶液作为复合沉淀剂制备氧化铝粉体.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对粉体的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铝粉体的激发光谱是以247nm(5.03 ev)为中心220nm到270nm的宽带激发;在254nm波长激发的发射光谱,是以395nm(3.15 ev)为中心340nm到460nm的宽带发射.  相似文献   
4.
现代膜分离技术正是利用膜孔径大小特征将物质进行分离,膜分离产物可以是单一成分,也可以是某一分子量区段的多种成分。大多数膜分离过程中物质不发生相变,分离系数较大,操作温度可在常温,所以膜分离过程具有节能、高效等特点,它是对传统化学分离方法的一次革命,被国际上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一项重大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在磷酸电解液中,利用一次阳极氧化工艺成功的制备了具有结构色的多孔氧化铝薄膜。采用交流电沉积方法在氧化铝薄膜的孔洞中沉积金属Co纳米线,得到了高机械强度且具有高饱和度结构色的复合薄膜。控制氧化时间,可以调控复合薄膜结构色的颜色。采用遮挡法,结合多次电沉积工艺,成功的制备出具有彩色图案的复合薄膜。理论分析了薄膜结构色的变化与其微观结构的关系,结果显示,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针对密集多通道无机陶瓷膜处理汽车发动机乳化液废水开展了中试试验,并通过工程检验,获知该类废水处理的适宜设计参数为:膜面流速取4-6 m/s,压力控制为0.3 MPa,温度控制在45℃左右;在相应的操作条件下,COD、含油量等均达到了后续污水处理的水质要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8.
9.
由于陶瓷刀具具有很高的硬度,可以加工硬度很高的较硬材料,其最高硬度可达HRC65级,减少了要退火加工所消耗的工效经济,也可提高工件硬度,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李祥子  尉艳 《滁州学院学报》2010,12(2):64-65,67
以多孔氧化铝膜为模板,通过液-液接触沉淀法成功制备出大面积、高度有序的8-羟基喹啉铝的纳米棒阵列,并对其形貌、成份及荧光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实验所得8-羟基喹啉铝纳米棒为非晶态结构,相对于8-羟基喹啉,其荧光强度显著增强,荧光峰的位置发生蓝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