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1123篇
科学研究   219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5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两种新季Sheng盐的合成,并对其相应的肺叶立德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两种季Sheng盐的结构均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分析所证实。  相似文献   
2.
古时交通不便,亲友远别,难免伤情。江淹《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折柳送别亲友是古时的习俗。汉乐府中就有《折杨柳》篇。折柳送别,唐代  相似文献   
3.
绿是生命的色彩,绿象征世间万物的色彩。每当你看到绿色时,心中不由得生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脑中浮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走在春日的小道上,环视周围,偶然发现了点儿绿—一株嫩绿的新芽从泥土里冒出。蓬松的土壤拥抱着嫩芽,芽儿在土壤中伸直了腰,挺起胸膛。让人欣喜,又让人有些怜悯,小心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云:"激流漂石,势也。"静水死,活水动,激流猛。思维如水,只有让其动起来,才能彰显其活力。一、特别的课文带出特别的情结翻看苏教版小学语文,我们会发现其中有许多作品是比较特别的,它们的"面孔"是常新的,面对这些全新的面孔,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将学生的生活和学生的课外积累与文本进行有效对接,以文本为圆心  相似文献   
5.
新邮报道     
《上海集邮》2015,(3):7
  相似文献   
6.
把《窦娥冤》《西厢记》和《牡丹亭》加以比较,可以化用四句诗来概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三个女人三台戏,淡妆浓抹总相宜。"一、作者作品——横看成岭侧成峰《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作品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被压迫劳动人民强烈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7.
课改,对于每一个有独立思想的教师来说,是从口号、思潮、观点中厘析出属于自己的"下一步"的过程。没有也不可能有完全的推翻,我们总是在反思中修正,在辨别中确认,在探索中发现。无论是十年前的"以生为本",还是十年后的"以学定教",研究、发展学习主体(学生)的目标总是不变的。十年来对于学习过程和导学策略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更为"体贴"的领域,"语用意识""文体意识""情意关怀"……"教"向"学"的引渡,途径更加多元,方式更加可人。  相似文献   
8.
正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教师抓住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创设情境、设疑引思,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新知,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上个学期,我便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活动。师:下周学校要安排一次秋游活动,我们三年级决定组织大家到大龙潭公园玩,同学们高兴吗?(生特别兴奋的样子)而且陈老师给同学们联系到了一个公园门票的优惠价。其中,个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与发展均三嗪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方法:在丙酮介质中,三聚氯氰先后与N-甲基苯胺、甲醇反应,合成了N-甲基苯氨基-4,6-二甲氧基-1,3,5三嗪.结果:标题化合物经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它进行了表征,筛选出了最佳的工艺条件.结论: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设计合成及表征了一种含偶氮苯聚合物(PGMAA-20)材料.利用两束S偏振光作为泵浦光在PGMAA-20膜上刻写光栅并观察光栅的衍射信号;然后再用相衬显微镜直接观察偶氮苯薄膜上的光栅结构,并以分子取向机制为基础对光栅形成和消除过程提出了新解释,这种观点被实验观察结果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