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9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所谓“斯贝”项目,就是指1975年当时航空工业部通过外贸部中技公司同英国罗尔斯一罗伊斯公司(简称罗罗公司)签订的关于引进“斯贝”发动机的生产许可权和技术诀窍并购买一批发动机的合同项目。这一项目对中国航空工业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7,(1):20-21
正当与善是道德哲学中的一对重要概念,在《正义论》这部著作中,罗尔斯阐述了自己对这两个概念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理解,他的理论体系与其对正当(正义)和善的阐释有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4.
在如何教育和对待学困生和后进生的问题上,教师常喜欢讲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故事和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罗杰·罗尔斯的成长故事.笔者在这里剖析一下这两个教育故事中的小奥秘.  相似文献   
5.
约翰·罗尔斯把获取政治合法性的努力理解为提出好的公共理由来为政治权力的行使作公共辩护的过程,要求合法的政治权威要得到公民的合理同意。合法性的公共辩护希望达致以下双重目标:1.以合理性来设定同意的条件,以提供作为公共辩护的好的理由;2.这些理由不仅外在地是好的,而且它们又是可被公民们视为好的。合理性的规范性力量源自于自由平等的民主公民的理想,但自由主义的一些实质性价值承诺构成了它的规范性边界;只有在这个规范性边界之内,合理标准本身以及合法性原则才有可能获得公民们的普遍同意,对检验合法性而言非常关键的“合理/不合理”之分才有得到辩护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相似文献   
6.
平等与效率一直是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罗尔斯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代表了一派观点,即平等优先,关于平等与效率的论述是罗氏正义理论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较难把握和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罗尔斯的效率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效率在内涵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对此却很少能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为此就罗氏在论证这一问题过程中有关的概念、关系等一些关键性问题作了进一步介绍和说明,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当前的平等与效率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正义秩序之追寻——兼论罗尔斯的公民资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直存在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两种不同的公民资格传统,前者视个体自由为最高政治价值,后者视美德为最高公民典范.罗尔斯一方面对自由主义仅仅强调个体权利的倾向作出修正,增加了公民资格理论对实质平等的关心,用以解决社会正义问题,一方面提出一种公共理性的公民资格观,用以解决多元和统合的政治正义问题,从而在其正义理论的框架中彰显其独特的民主公民资格观,对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两种不同的公民资格传统进行了一种调和,目的在于:在个人自由和市场社会基础上重建公共自由和集体认同,以维持和保障正义之秩序.  相似文献   
8.
功利主义在当代哲学、伦理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罗尔斯对功利主义进行了深刻而全面的批判,并指出对个人基本权利和利益的坚持与维护才是首要的.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平有多重内涵,相应地,教育公平的理论应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复合理论。从对象、内涵与原则3个维度,整合梳理“效用论”“罗尔斯式公平”与“可行能力理论”3种公平理论,可以发现其内涵主要包括教育公平理论对象上的群体与个体的不同取向,教育公平内涵上的权利平等、资源配置公平、机会均等的内在多重性,教育公平原则上的效用原则、罗尔斯正义原则以及可行能力原则的实践殊途。基于此,可以尝试构建多元教育公平理论观,即兼顾群体平等与个体平等的取向、教育公平内涵更深层次的推进、多元原则的辩证互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经费政策、教师政策、课程政策和高考制度四个方面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教育制度存在着非正义现象。分析教育制度的非正义性,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或完善,使其在促进教育公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正面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