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1篇
教育   175篇
科学研究   41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中国风水把脉威尼斯 在所有参展者中,王其亨教授从他的职业出发,先是把脉威尼斯城市的风水,然后看国家馆风水。在王其亨看来,那条主宰威尼斯城的S型大运河,是一个太极图,而军械库中国馆的风水极好,位置就在王氏所画的龙头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2.
当今中国,风水一词渐趋流行,风水师愈来愈吃香,无论官场、商界还是民间,建房买房、修坟造塔都很讲究风水风水好官运亨通,风水好发家致富,风水好百事顺意。风水无疑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意蕴,风水无疑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它兼具哲学、科学和迷信的成分。笔者认为,风水术的运用可以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甚至可以拓展到抽象的作文教学空间。近几年,笔者运用“风水术”来指导高中学生写作,深受学生欢迎,收效颇丰。  相似文献   
3.
题一艺术大于自我艺术作为感性的学问,本身就有了世俗的特征。因此,沉沦也可以成为艺术,否则就不会有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而郁达夫也是这样一位在沉沦中将伤感美和病态美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有才情的作家。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亦在世俗化的活色生香的生活中描摹出了柔媚哀婉、轻灵妙曼之美。所以,人沉下去并不可怕,只要心里留一扇天窗,让艺术那烛照之光得以透  相似文献   
4.
卧龙岗武侯祠是南阳名胜。其周围历史环境的山川形势完全符合中国古代的风水理论,是一个背山面水、发脉耸峙、负阴向阳、环抱有情、行局合理的风水宝地。而其自身环境也与风水学中的藏风、得水等环境要求的要素一致,形成一个碧水长流、万物滋生、花香鸟语、水秀山清的良好生态环境。这种环境因素的分析和探讨,对于武侯祠整体保护和集聚区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眼下,某些官员跟风水关系密切。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程萍博士曾作过一项调查,在接受调查的近千名县处级公务员中,一半以上都存在相信风水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风水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后,风水一直被斥为封建迷信遭到批判,但其中所蕴含的科学性却是不容忽视的。赣南作为中国风水术发生发展的重要地域,风水文化积淀深厚,并以其独树一帜的民间文化风范在中华风水文明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本文主要从"和谐"看风水在赣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日随着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和国际易学联合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与健康地产发展国际论坛”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和以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与南京大学易学研究所名义开办的国内首个“建筑风水文化培训班”的开张,什么是风水,风水究竟是科学还是迷信,以及如何看待风水的影响与作用等,又成了学术界争议的热门话题。这一争议热潮有利于人们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风水。  相似文献   
8.
《黄山学院学报》2006,8(2):44-44
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其风格最为鲜明的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徽州村落的选址大多严格遵循中国传统风水规则进行,山水环抱,  相似文献   
9.
王天 《科协论坛》2004,19(2):47-48
风水是什么,风水是附体建筑身上的神煞妖魔,风水先生是建筑界的巫师。风水二字从字面上讲,源自东晋郭瑛的“葬经”。“葬经”这样说:“气成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就其实际意义来讲,风水是相墓地、建房舍的神秘法术。  相似文献   
10.
张毓峰  王阳 《地理教育》2011,(12):16-17
一、自然地理知识 (1)方向。坐北向南的南向观是风水文化中极重要的观点。我国位于北半球的东亚地区,季风气候显著。坐北向南,利于采光,既能在冬季避开寒冷干燥的偏北风,又可以在夏季迎纳和煦温润的偏南风,住所冬暖夏凉,居住舒适,又利于健康。在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中,房屋就取端正的南向。“北风扫堂,家破人亡”的谚语从反面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