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28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65篇
综合类   3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龙宫水溶洞的形成机制,认为龙宫水溶洞是在地层地貌基础、水动力条件和断裂构造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一个地下伏流系统。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喀斯特作用的向深性不断增强,水溶洞的局部顶板崩塌,使完整的伏流系统分解为五段地下水溶洞,称为"五进龙宫"。龙宫的龙门瀑布与黄果树瀑布在形成机理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了文学创作的"虚静"说.对于"虚静"说学术渊源的讨论,学术界有不同的意见.实际上,"虚静"之说始于老子.老子的"虚静"与庄子的"心斋"坐忘"等都是一种泯除了各种知识经验的精神状态,荀子的"虚壹而静"对此有所扬弃,而是一种保留有"一"、有"所臧"的精神状态.而刘勰<神思>中的"虚静",是在"疏瀹五藏,澡雪精神"下、清除了内心世界中各种经验而呈露出来的一种心境莹彻澄明的精神状态.因此,比较而言,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的"虚静"说,渊源于道家的老庄思想.  相似文献   
3.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节日文化中一个极具魅力的代表。千百年来,人们通过各种仪式淋漓尽致地展现着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却又未能真正参透它的文化深意。就此,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对端午节的种种事象做进一步的分析探讨就有了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崇虎,敬虎又惧虎,虎成为某种象征而不是一般意义的动物,嫁家送《四方八虎图》至少可以表明这样几点意义:一是告诉子孙别忘了我们是虎的子孙,虎是我们彝族的“族徽”标识;二是祈求虎——祖先驱邪避祸,保佑子孙成长壮大,这又是一种祖先崇拜的的曲折反映。《四方八虎图》是彝族远古先民图腾崇拜,古老朴素阴阳观的反映,它多层次地反映了彝族独特的审美观和民族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5.
马彦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5):112-114
在蚌埠双墩春秋墓出土的青铜器和具有特殊的含义的金箔上,出现了大量繁复和突出的蛇的造型和纹样,从实物上证明了把蛇作为图腾崇拜的对象是上古时期淮河中游地区文化的独特现象,反映了古淮夷地区"夷"族氏族文化特征。其形成因素,是环太平洋地区原始宗教及太阳崇拜的一种表现,是淮河中游地区原始生殖崇拜的物化表现,是本地区地理、自然环境造成的自然禁忌崇拜作用的结果。多种因素共同形成了古淮夷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蛇崇拜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是学术界经常谈及的话题。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泛图腾论”,把考古发现的远古时期祭祀礼器或日用器物上面刻画的鱼、鸟、花卉等图案都视为图腾;二是“图腾否定论”,以张光直先生为代表,认为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不能证明中国远古时期存在图腾崇拜。本文依据考古发现,结合文献记载和民俗调查,证明远古时期海岱地区的确存在鸟图腾崇拜,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证明的中国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海岱地区的鸟图腾崇拜催生了中国文字的萌芽。  相似文献   
7.
端午节在战国时代初步形成,源于古人虔诚的原始信仰。原始信仰是当时节俗传承的足够动力。魏晋时期原始信仰比以前淡化了,端午节传承的原初动力也消弱了,这时人们加入了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传说来解释端午习俗,为端午节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和习俗。但是由于端午节习俗不重视家庭团聚和祭祀祖先,在契合儒家文化方面不很显著,因而在魏晋以后的儒教时代出现了传承动力不足的问题。到现代社会,端午习俗面临传承危机。但经研究可见到,端午习俗包含着适合现代文化的丰富要素,可以进行适应现代社会的调适、更新。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背景下,它更有了复兴的契机和动力。  相似文献   
8.
舞龙运动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本文从民族、体育和社会等学科的角度,揭示和探讨舞龙运动特定的历史性、传统文化性、时代发展性及其自身具有的教育、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健身娱乐等社会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龙狮运动课程与教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狮运动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高校开展龙狮课程与教学,不仅有助于推进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弘扬。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我国高校龙狮运动课程与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了当前高校龙狮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校龙狮运动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对策,以期为高校龙狮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陇南白马藏族较好地保留了古朴、神秘的原生态民俗文化,鱼图腾崇拜是其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白马人的服饰图案、妇女首饰、建筑装饰、岩画等均有鲜明的鱼图腾崇拜的符号特征。白马人的鱼图腾崇拜可溯源至炎帝部落时期的仰韶文化,是氐族鱼图腾崇拜的延续,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