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54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98篇
教育   13586篇
科学研究   1289篇
各国文化   43篇
体育   1122篇
综合类   89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7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297篇
  2019年   220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388篇
  2014年   2139篇
  2013年   2226篇
  2012年   1997篇
  2011年   1896篇
  2010年   1519篇
  2009年   1244篇
  2008年   1316篇
  2007年   581篇
  2006年   559篇
  2005年   507篇
  2004年   487篇
  2003年   471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辩证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的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进行了演绎与阐释。研究认为:在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层面,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坚持体育强国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脉相承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和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遵循问题导向的唯物主义本体论立场;坚持体育强国建设要利用好国际与国内两种资源的唯物主义内外因辩证关系的立场。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引领着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领域的发展理念和价值,创新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结构和理论视角,为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2.
女子大众艺术健身操锻炼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 6 0名 18岁以上女子为研究对象 ,采用自编的四套大众艺术健身操 ,每周进行三次练习 ,每次 6 0分钟。持续练习 8周。结果表明 :大众艺术健身操练习可以减小女子身体各部位的围度 ,具有改善女子的形体特征的作用。不仅有非常明显的减肥作用 ,而且具有增加瘦体重从而改变身体成分 ,达到增强体质的作用。对于体重超重和肥胖者 ,减肥和降体重 ,改善身体成分的作用更为显著。大众艺术健身操对提高女子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机能水平也有一定的作用。对提高女子的力量、灵敏性、平衡能力及反应速度等身体素质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临场技术统计、电视录像观察和逻辑分析,以及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对第14届男子篮球世锦赛中国男篮与外国男篮(前四名)优秀后卫队员技术运用的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对比和寻找目前中外优秀后卫队员在技术运用能力上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视角下的西方体育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哲学起源以及其演进历程的探讨,试图找寻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所在,为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国民体质与军人体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对国内外国民体质与军人体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阐述了当今体质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对军人体质研究工作提出了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6.
网络从根本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目前,网络社会中的人生观具有多样性、背叛性、极端性和从属性。为此,必须加强网络社会的人生观教育,改进当前社会的思想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7.
名言之域作为哲学论辩的重要对象 ,很早已进入中国哲学的论域。历史地看 ,中国哲学在从认识论之维考察名言与存在的关系的同时 ,也对其中涉及的语言与存在的关系 ,作了多方面的思与辨。语言作为人把握世界及“在”世的方式 ,既以人自身的存在为根据 ,又内在于人的存在过程。以独语、对话为形式 ,语言不仅在个体之维影响着自我的存在过程及精神世界的形成 ,而且在类的层面上构成了主体间交往和共在、实践过程及生活世界的建构所以可能的前提。中国哲学在上述方面的看法 ,对深入地把握语言与存在的关系 ,提供了历史的视域。  相似文献   
8.
传统武术创新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人们对传统武术提出创新的主张。依据哲学的有关理论,对传统武术创新过程中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继承与创新”,“创新意识与创新方法”,“独创与引进”等辩证关系提出一些思考,以期能对传统武术创新实践起到理论指导作用,促进传统武术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文从创作思想研究、艺术成就及创作心理研究、其他研究三个方面对1994-2003近十年冰心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能否正确运用科技编辑反馈方法取决于人们是否对其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本文着重对科技编辑反馈方法的哲学意义及科技编辑反馈方法认识客体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以便从哲学高度提高人们对科技编辑反馈方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