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罗米修斯盗火虽然属于英雄神话,但又有别于一般的英雄神话,因为其中蕴含着非同寻常丰富的文化意义。首先,普罗米修斯盗火神话,为我们解读文明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启示和线索,这就是文明起源于火,人类文明的黎明是在火的催生下诞生的。其次,普罗米修斯本身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代表和象征,是主持正义、献身理想、反抗暴虐的化身,是敢于抗拒强暴,宁死不屈,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形象。再次,普罗米修斯集受难者、殉道者和智慧者、思想者于一身,他所担当的是人类从精神到肉体的全部苦难。  相似文献   
2.
作为“苦难与阳光之子”的加缪,在自身的创作中体现出独特的反抗精神,爱与信仰是其反抗精神的实质。在他的哲学随笔《西西带神话》和《反抗者》中,希腊神话人物“西西弗”与“普罗米修斯”是独具特色的反抗者形象,他们分剐为“个人反抗的代表”和“群体反抗的代表”,二者能够以独特的角度折射和再现出加缪的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3.
普罗米修斯是欧洲文学中的重要的一个多重组合的艺术形象,欧洲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发展使得不同作家笔下的普罗米修斯形象有所不同。而这一演变过程,却折射出了西欧的历史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呈现出不同作家的思想艺术观念和这一形象的內在精神。我们从文化变迁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去探究它,对我们学习和认识欧洲文学,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生命冲动下的开放道德入手,诠释了普罗米修斯类价值的群体非理性道德内涵,并从不同时代相似的需求、不同作家相似的先悟能力方面分别论述,从而确定出开放道德与普罗米修斯类价值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普罗米修斯》2012,30(4):497-508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ntribution that Prometheus has made over the past 20 years to the literature on innovation, innovation policy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I offer first a necessarily subjective view of how the research literatures of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policy have developed in recent decades. I then compare that account with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emphases and trends in the corresponding areas in Prometheus. The research literatures involved are vast, located in many specific discipline areas and cross many discipline boundaries. While my ‘home’ discipline is economics I believe much can still be learned from the flexible and imaginative use of economics to frame research inquiry in the innovation area.  相似文献   
6.
中、希神话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这些差异有着深刻的自然、历史、社会和文化根源,表面相似的鲧治水和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神话实质上折射出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从家庭观念与个人中心,天人和谐与契约社会,礼乐精神与自由主义三个方面对比鲧治水和普罗米修斯盗火,分析蕴藏其中的不同之处和东西方文化差异之根源,并以此为例阐述作者从细节着眼回本溯源认识文化差异的主张.  相似文献   
7.
作为神话人物,普罗米修斯和耶稣都有爱人类并为之承受苦难的献身精神,均可称为“圣者”与“殉道者”。不过,在宗教教义上,他们互为异端,前者体现了人对自我的现实关怀,后者体现了人对自我的终极关怀。但是,这两者都以“人”为出发点,都有其出乎人性,合乎人道的人文内涵。由此,这两个异质文化范畴的人物成了马克思人格建构的精神之源,这反过来又说明基督教文化具有特定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8.
在《盗火者严复》一书中,李新宇先生通过重返历史现场、打捞历史细节,不仅还原了中国现代思想之初生环境,而且从这一代启蒙者的思想局限和失败经验中,看到了中国现代化出路之所在。这也是今天重读严复、重返启蒙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的发明”意味着一个重大的教育学问题,斯蒂格勒为此提供了一种技术哲学解释。通过解读爱比米修斯原则与普罗米修斯原则,斯蒂格勒确立了发明问题的先行缺陷结构,即人的意外悬临必须求助于体外“义肢”。在此基础上,借助现象学方法,通过整合多学科性的技术哲学理论,特别是深描勒鲁瓦-古兰确认的考古人类学成果,斯蒂格勒指认,人是一种“义肢”性存在,“人的发明”乃是区别于动物遗传性获得的“后种系生成”,其隐秘机制即“谁”与“什么”的双重“延异”。教育作为一种“义肢”,与“人的发明”具有深度意蕴关联。“教育即‘人的发明’”这一命题可以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个层面得到解释,三者构成一种个体生命进阶的教育性秩序,主要表现在个体教育生命原初背景的奠定及其进一步在异质性场域的打开,以及作为一种延展性生命空间的拓宽。随着“义肢”生命助产性滑向对人的本质性奴役,教育必须警惕臣服性技术接受,重视抽象性思维能力塑型,以及强调泛在性具身认知以抵御现代技术的座架风险。  相似文献   
10.
科幻电影引入体育场景的设计与叙事,代表了体育活动的当代影响力,也代表了科幻电影独立思考和价值批判的纵深维度。以经典科幻电影《异形4》中的篮球对决场景为例,通过分析这一独立叙事单元的结构,力求呈现克隆人蕾普莉天赋的超人类身体能力,融入整个《异形》系列电影的科学预设与叙事背景中,提炼《异形4》中篮球对决场景的意义所指。研究认为,在科幻电影的整体叙事框架中,体育场景叙事承担了某种隐喻功能,丰富了科幻电影的叙事方式,深化了科幻电影的主题表达,彰显了体育活动之于人类主体性存在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