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553篇
科学研究   35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3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全国航空管理系统篮球赛14个队的知行能力获胜率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知行统一观在篮球比赛中的运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比赛是知行能力的竞争,知行统一是通变的基础;比赛中知的核心是知已知彼的认识过程,行的原则是避实击虚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2.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它蕴含着实践性、革命性、开放性和创新性。马克思主义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永恒命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屈骚批评传统久远而源远流长,传统屈骚批评自汉代起便与儒学和经学结缘,批评家多服从政治伦理的评价,以思想内容的好坏、政教作用的大小来衡量屈骚,用汉儒说诗的理论和引此比彼的方法着力于对其思想内容及价值取向的挖掘,而对楚辞独具的诗义和艺术手法均有所忽视甚至表现为某种程度的歪曲。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的局限是古代屈骚阐释中最为显见的不足,对于传统久远而日益沉滞的屈骚批评而言,新的批评方法的出现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新的方法终于在清末民初隐然成形。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对批评态度的重视和研究始于魏晋时期的曹丕,其著作《典论*论文》首先提出了批评态度问题,其核心是提出对"文人相轻"的批评,从而引起人们对批评态度的重视和研究,构成了中国古代批评态度观.  相似文献   
5.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和“教师口语”课程两者不是舍弃与保留的关系,而应该是水涨船高、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教师口语课的课时、教材、教法和教学重点进行调整,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6.
兼语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对它的研究,早在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就已开始了,而且主要涉及到兼语句的结构特点及扩缩存废问题。本着重从兼语句的结构特征、语义特征与其他句式结构的比较中区别出这一句式的特征来。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世界教育大系》丛书作了评介 ,指出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华(品山)诗歌自然淡雅,浪漫洒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评述华诗歌的巨大成就、成功原因和<离垢集>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赵翼在《陔馀丛考》中有关六言诗的评价可谓触及六言诗发展的实质问题。本文通过解读赵翼关于六言诗的一些观点。例如,赵翼认为六言诗的起源不始于谷永,偏爱王维的六言绝句,并认为六言诗没能兴盛是因为“其虽工但非天地自然之音节”,结合赵翼的诗学理论,客观分析上述观点。与此同时。试对六言诗的发展和最终没能繁荣的原因做一个粗浅探究。  相似文献   
10.
屯难之世,礼恭恩施,招贤纳才,求得阳唱阴和是保全自身继而畅通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