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汉英死亡语看中英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死亡词语,纷繁细腻,源远流长,文化信息异常丰富。研究它们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可以发现中英文化在表达形式、思想意识、宗教信仰、政治体制、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为人们进一步学习、了解、研究中英文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在工业、农业、科技等领域的深度渗透不仅使人类存在迎来全新改变,还对传统教育体制、教师地位、教学方法和学习行为产生冲击。在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思想主导下,学校消亡论的声音时有出现。深入考察学校教育在社会大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独特职能,方能引导我们从简单的独断论转向直面人工智能的学校适切性变革,探寻出学校教育的未来之路。未来学校向人工智能开放的智慧将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建构数据驱动的智能环境;培育服务导向的智慧教师;走向个体适应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3.
《2050年高校图书馆尸检报告》引发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图书馆界对Brian T.Sullivan的《2050年高校图书馆尸检报告》赞同和反对的观点的提炼和总结,运用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对图书馆所处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建模分析了影响图书馆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的战略发展模式,证实未来图书馆不会死亡,反而会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新出土古文献《唐虞之道》、《子羔》、《容成氏》都极力推崇尚贤禅让,是战国中期尚贤禅让思潮下的产物。其思想的复杂性反映了当时诸子百家思想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米歇尔·福柯透过后现代主义及后结构主义视角提出了主体解构观念。通过解构主体,福柯深刻揭露了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包括教育领域中的"人"的生存现状。福柯通过对主体进行"考古"性的挖掘和考察,最终形成了他的关于主体实质和命运的独特见解和理论体系。在福柯看来,主体具有历史性,是知识、权力、道德的奴役化和实践化的产物,现代社会的知识型决定着主体必将消亡的命运。基于这些思考,他最终喊出了"人死了"和"主体的消亡"的口号,这体现了一种后现代主义主体解构观,也表达了福柯对现代社会中人的问题的担忧。通过运用福柯的主体解构观来观照教育主体,揭露教育主体的真相,描述教育主体的"生产"过程,阐释教育主体必将消亡的趋势,对于教育中主体的真正解放,回归人的本真,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苏联共产党的灭亡是一个综合因素的结果,但是党的指导思想混乱,苏联国家的腐败,大民族主义的盛行和群众基础薄弱是苏联共产党灭亡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苏联共产党灭亡原因的简要分析,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加强指导思想建设,建设廉政型的政党,巩固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和坚持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历史传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7.
政党政治语境下孙中山民元让位问题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事业已经进入了类现代政党政治的斗争阶段.但从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整体进程看,辛亥前后的同盟会还不是一个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尚不具备把握新生革命政权的能力.同盟会的政党缺陷虽然导致了孙中山民元让位的历史遗憾,但也为其后来的政党改造提供了历史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宋代词人惜春、伤春,进而至于怨春、恨春,这种对季节的情感体验模式透析出宋人对人生如梦、韶华易逝的生命形态有一种更加清醒的死亡意识,体现了特定社会下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9.
五官掾探微     
自两汉至南北朝,五官掾是太守最重要的属吏之一,若干中央官员的衙署中也有五官掾。在郡级建制中,五官掾总揽各种事务,地位与权势仅功曹可与之相比。五官掾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隋代地方行政与中央官制大变革直接导致了五官掾的最终消亡。  相似文献   
10.
评价重点的转移对高校足球专选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是检验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方面。当前大多数高校公体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使评价的反馈功能无法及时体现,而且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因素及发展的非同步性。过程性评价通过连续不断的反馈优化教学过程,具有全面性和针对性。本文研究了评价重点由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的转移对足球专选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