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79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词语形象色彩的形成要凭借一定的语言手段来完成,比喻法、借代法和说明法是三种主要表现方法,运用形象色彩词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2.
诞生于夏初、再现于楚辞的华夏《九歌》从汉代开始,一直被当作“沅湘巫音”解读,根源于其易学结构、巫术原理失传,更与对歌中诸神的误读有关,以易学原理、神话分析为基础,可以发现诸神与八卦的一一对应,并对《九歌》结构意蕴与古代易图核心的统一获得认识。由此发现《九歌》的仪式秘密,即以巫术方式折祷夏民的和谐、安宁、生生不息。而屈原以《国殇》作为楚辞《九歌》仪式高潮而非后人辑《楚辞》时窜入的可能如果成立,就是对其寓意的发挥延续,即祈祷楚国的和平安宁。诗人最后选择一个属于《九歌》的自沉,用生命完成对它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别类为训指在不同义类之间进行的训诂。《说文解字》中的别类为训是比较全面而丰富的。别类为训在语言起源研究上具有重大认知价值,它反映了语言起源期词无定类的语言事实,为作为语言起源学说之一的"拟声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杂文意指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元语言“话语系统中所作的“解释“进行“再解释“,以探察“元语言“话语系统中存在的矛盾性痕迹与消解性缝隙,实现对“元语言“话语系统的解构,并作出有利于“新元语言“话语系统的阐释,由此展开“新元语言“话语系统的建构.“对解释进行解释“,更全面真实地描述了杂文意指的整个实现过程,可以充当杂文的一种意指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5.
城市科技发展是城市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决定因素,建立城市科技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增强城市的管理和建设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西安市目前科技发展的现状,然后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决定西安市科技发展的主要指标进行分析,得出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针对现状和模型的分析结果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希望对西安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邮王氏父子是清代著名的考据学大家,在清代《诗经》学史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王氏父子《诗》学成就得益于其家学传统、个人的勤奋努力以及同代学者的相互鼓励。他们以博采群书、融会贯通的治学精神,通过因声求义、归纳通例、以三家诗考证文字的治学方法,取得超越前人的巨大成就,并对现代《诗经》学研究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扬州为我国古代九州之一,自西周建立古邗国始,迄今已有2500年的城市发展史。曾经拥有汉代、唐代、清代的辉煌,积淀着丰厚的文化遗产。本文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兼容南北的地域特色、雅俗共赏的文化环境、刚柔相济的人文精神等四个方面勾勒了扬州文化精神内涵,以历史实证和历史掌故为扬州人文精神给予当代阐释。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既要遵循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 ,也要遵循人体生理活动的规律 ,还要遵循人在体育活动中心理活动的特殊规律。本文仅对体育课中如何遵循人的运动心理规律 ,指导学生运动技能训练的问题 ,进行了讲述。  相似文献   
9.
"于丹现象"是当下中国的社会、文化在21世纪世界历史运动过程中发展、变动的产物.其特点是一批从以往的学术圈子走出来的学者,借助电视传媒对古代经典进行个人化、通俗化的解读,达到向公众传播传统文化的目的.这一现象反映了当代中国的一个值得重视的文化趋向,这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复兴.但于丹式经典解读没有能够起到很好调和学术研究的专业需求与大众接受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以至在解读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需要对古代文化经典的解读,既要有个人化理解,又要遵循必要的学术原则.  相似文献   
10.
During interview with English majors, it was found that a majority of students expressed disappointment with their experience of English literature classes. Students' dislike of learning English literature appears to be the major problem of teaching English literature in China. Reader response approach is a good way to solve this problem. In this paper, I explain the rationale behind the reader response approach, such as its origin, definition, features, assumptions, and strategies. Then I illustrate how reader response approach works as a teaching strategy by presenting several teaching models. At last I evaluate its usefuiness for teachers and present the advantages of reader response approach in Chinese contex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