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实生活中,在灾荒之年,人们往往会以松柏为食充饥;而在传统医学文献中,松柏还有治病的功效。魏晋之际,道教迅速发展,贵族与平民分别在自己生活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些食松柏而成仙的故事,食用松柏成为道教修道成仙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谈象征手法     
运用象征手法能增添文学作品的诗情画意和艺术感染力,取得深入浅出,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象征性可通过比喻、拟 人、联想、想象、故事、意象等方法来表现。运用象征手法时,必须注意象征物和被象征物之间的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3.
“厉与西施,道通为一”——庄子审丑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认为,丑和美从道的观点看是同一的,万物一体,都是道的物化.在常人看来,"离形去知"的人是无用的,丑废之人是无用的;如果从道的观点看,物的有用与无用是相对的,无用之材也有大用.一个人如果能"坐忘","离形去知",使之形若槁木,心如死灰,就能入道,这样就能遭遇灾难而等闲视之,视生死如气之聚散,保持一种愉悦而自由的心境.庄子的审丑观是一种遁世的消极的人生现在美学上的表现,然而却具有深刻的辩证法思想和审丑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命名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字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为一个东西取名,同时可以让别人在某一次活动中用名字来称呼该物。取名并在人类活动中使用它,这个过程产生的不是人们对该物的认识结果,而是产生该物的命名存在状态。某物就被这样一种名字贯穿始终,并分出层次。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王向远<比较文学学科新论>专著的辩析,其中对该文以详实的材料、独立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对该文厘清文学史真相,敢于在权威定义面前说"不"的较真表示了敬服.  相似文献   
6.
杨朔是当代著名的散文家 ,同时也是一位颇有特色的散文理论家。他的“诗化”散文理论的核心是追求功利与唯美的高度统一。这种融积极的思想性和精美的艺术性为一体的散文理论 ,在中国当代散文创作中产生过深远影响 ,对纠正当前散文创作中存在的内容贫乏的偏向 ,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太极”之道与《老子》之道的差异,前以阴阳为基本范畴阐述宇宙的本源与存在样式,后以有无为基本范畴说明宇宙的生成与规律。易道的有为与《老子》的无为,易道的“时中”与《老子》的“反道之动”,在方法论上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互相补充的一面。他们共同建构了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总体格局。  相似文献   
8.
《说文解字》给象形字注音,除采用常见的注音方式外,还有三种特殊注音方式,分别是:误训式、“取其声(鸣)”式、“谓之×”式。  相似文献   
9.
明初高榛编选的《唐诗品汇》“四唐”结合“九品”,辅以各种体裁,审音辨体,倡导“格调”,宗法盛唐,推尊李、杜。但因高榛不满于元稹、自居易的直露、通俗,及韩愈、孟郊、李商隐、杜牧、刘沧等的变化盛唐,而将诸家列入“正变”等品不加重视。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完善担保法律制度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提高我国《担保法》不应将具有代位清偿能力作为保证人的资格要件 ;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 ,应当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后 ,债权人未申报债权的 ,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抵押人所担保的债权可以超出其抵押物的价值 ,在抵押物的同一价值上可以设立重复抵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