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3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7篇
教育   2941篇
科学研究   37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13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1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74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意义] 论文出版过程中,若能够合理有效地呈现出一篇学术论文的核心观点,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科研人员在查找和筛选文献上花费的时间,而且有助于阅读与理解。[方法/过程] 通过标注385篇XML格式期刊论文,构建了研究语料库,再利用关键词分析法对亮点的语言学特征进行分析,借助自然语言处理算法探索亮点的分布特征。[结果/结论] 亮点是一组规范的、语义明确的短句的集合,是一篇学术论文与其他论文相比较的新观点、新视角、新方法、新思路、新结果、新结论等内容的体现。亮点具有新颖性、简明性、易读性、"宣传"性等特点。亮点分为研究创新型亮点、研究方法型亮点、研究过程型亮点与研究结论型亮点,本文发现了亮点在正文和各章节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
基于深度学习的中文专利自动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 面向当前国内专利审查和专利情报分析工作中对于海量专利分类的客观需求,设计了7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专利自动分类方法,对比各种方法的分类效果,从而助力专利分类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方法/过程] 针对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存在的缺陷,基于Word2Vec、CNN、RNN、Attention机制等深度学习技术,考虑专利文本语序特征、上下文特征以及分类关键特征,设计Word2Vec+TextCNN、Word2Vec+GRU、Word2Vec+BiGRU、Word2Vec+BiGRU+TextCNN等7种深度学习模型,以中国专利为例,选取IPC主分类号的"部"作为分类依据,对比这7种模型与3种传统分类模型在中文专利分类任务中的效果。[结果/结论] 实证研究效果显示,采用考虑语序特征、上下文特征及强化关键特征的深度学习方法进行中文专利分类具有更优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汝舟先生语法论著强调汉语特点;重视语感;勇于探索;简明扼要。  相似文献   
4.
篇章与认知的联系的特殊性在于篇章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多种可能途径。这也说明篇章理解和篇章产生过程的行为主体控制因素多种多样。相应的研究需要经过一个意识发生过程 ,即由单维到多维整合、由感知层级到高级心理抽象层级综合的认识发展过程。篇章与认知的此种联系要求篇章研究遵守一些特定的方法原则。  相似文献   
5.
从语源上看,汉英相去甚远,两种语言最大的差异是汉字英词。汉语和英语分属汉藏和印欧语系。但汉英又同属曲折变化较少的分析性语言,也都不是典型的综合型语言。它们之间既有不同之处,也有共通的东西。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论西方新叙事理论文本批评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新叙事理论的方法论价值主要在于,搭建了一个形式分析和历史主义批评相互结合的基本平台。这一判断是来自于发现了新叙事理论强调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复杂性、建构性和不可规约性,强调叙事无所不在,具有理性思维的逻辑行程的一些特点等。这个基本平台解决了批评方法在文本内外的互相结合和转换的各种通道这一历史性的难题。新叙事理论对叙事性文本本体的发难引发了批评方法的创新,成为最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革命。“后经典的方法”使得文本批评切入“点”增多,批评能力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7.
本调查以DCT为数据收集形式,对108名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语用迁移从两个层面———社交语用迁移和语言语用迁移进行分析,调查显示了学生在问候语中确实存在语用迁移,这对英语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进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说课是教师之间进行教学交流的一个平台,也是一个对教师的口语表达、才情等综合素质进行有效检测的手段之一。因此,说课越来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青睐,每一个即将参加应聘的师范专业毕业生都很有必要加强对说课的认识和训练。在训练中通过对说课中应避免的几个忽略的充分认识,提高自己说课的水平,从而提高竞聘能力。  相似文献   
9.
梁光华先生的《汉语汉字论稿》一书 ,收录了梁先生近年来的论文四十篇 ,内容涵盖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词汇学、方言学、文化语言学等诸多领域。本书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1、注意发掘新问题 ,开拓新思路 ;2、占有丰富的材料 ;3、科学的研究方法 ;4、注意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洋洋洒洒三十余万言 ,均表现出梁先生深厚的语言学功底和敏锐的视角 ,是一部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力作 ,一部值得语言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一读的好书。需要商榷的一点是轻重唇音的分化时间问题 ,梁先生主张二者分化开始于唐末 ,完成于宋初《集韵》时代 (公元 1 1世纪初 )。而笔者则认为二者的分化应开始于南朝末年至唐代初年 (公元 6世纪末至 7世纪初 ) ,完成于唐代中期。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综述了几位语言学家对语境构成因素的研究,分析了精读课的特点,指出了在精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语境因素与课文的讲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建议教师应该学习更多有关目的语国家的知识,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