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1552篇
科学研究   1423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50篇
综合类   77篇
文化理论   50篇
信息传播   9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354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519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提高。业余时间的增加,使得人们对体育运动、活动的热情不断高涨,与此同时,体育运动事故也不断增加。有鉴于此,章以日本的学校体育运动事故实际状况为线索,从防止事故发生和安全管理的观点出发,把握、分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周强 《新闻三昧》2006,(3):23-25
水危机后的煤矿爆炸声2005年11月27日16点,黑龙江省长张左己按照自己先前的承诺,喝下了哈尔滨市恢复供水后的第一口水,从而也宣告了哈尔滨市供水危机已过去。当天晚上,黑龙江省还以一台名为《水之情》的晚会来庆祝“抗污”成功。然而,喜悦的笑容还没来得及从人们的脸上退去,就在5小时零40分钟以后,即当天晚上21点40分,位于哈尔滨市东北方向约460公里的七台河东风煤矿响起了巨大的爆炸声,煤矿负责人报告说,爆炸发生后,有221名矿工被困井下。张左己品味第一口水的好心情荡然无存,火速驱车赶往七台河市,而原本云集哈尔滨报道水污染事件的各路媒…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我刊收到一位体育老师来信,他希望通过我们的杂志及广大体育老师的参与,帮助他进一步澄清有关体育教学事故的问题。我是一名40岁的体育教师,从1981年从事体育教学至今已有20年了。在从事体育教育20年里,在上课时还从没有发生过学生伤害事故。可是就在2001年11月15日星期四上午发生了一件不该发生的事故。想就此事提出几个问题,想请您帮忙是否解答一下。原因是这样的,11月15日星期四上午第三节上课以后,我按照常规教学在我指定的地点为学生授课,按照正常的教学过程上课。一上课.就让学生做准备活动。要求学生自然跑200m-400m。要求:放松、自然,人与人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一定注意安全。当学生排着队刚刚跑出后,该班的班主任找到我商量选出参加学校冬季运动会的学生一事。这时上课时间不到5分钟,当学生跑到140m-150m左右时,由于后面的一名男生把前面的一名男生推倒并且压在该名学生的身上,造成该生大腿骨折。当时我就把该生送往医院医治。并且到处借钱支付了2500元现金治疗。这就是全部的经过。问题:一、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出了此问题,我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 二、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出了此问题,学校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 三、把学生推倒造成该生骨折的直接人(学生)的监护人(学生的家长)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 四、学校要求(我)赔偿医药费的15%对吗?  相似文献   
4.
粉尘覆盖剂     
《中国科技信息》2004,(15):62-62
  相似文献   
5.
表 1列出了最重要毒物的中毒特征及就医前的急救措施 ,供化学实验室工作人员参考。表 1名称进入人体途径特  征急救方法硝酸、硫酸、盐酸及氮氧化物呼吸道及皮肤  呼吸道被强烈的酸蒸气刺激 ,咳嗽 ,喘息 ,有时呕吐 ,当吸入氧化氮时 ,强烈的发作之后 ,可以有 2~ 12小时的暂时好转 ,然后更恶化 ,更虚弱 ,咳嗽更严重。当酸落到皮肤上后 ,皮肤被严重烧伤 ,并且有强烈的疼痛及灼烧痛感。  立即离开工作岗位 ,用毛巾被包裹上 ,保持温暖 ,安静平躺在担架上 ,立即送往医院。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或用弱酸 (稀醋酸 )或苏打溶液冲洗。氨呼吸道咳嗽…  相似文献   
6.
叶挺将军座机失事真相近六十年来一直是一个谜,国内对此事件猜测不断。最近,一位曾参与谋害叶挺将军的台湾老兵临终前的忏悔,揭开了该事件的谜底。  相似文献   
7.
2005年11月下旬,因中石油吉林分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导致了松花江流域遭受严重的水体污染,哈尔滨、佳木斯等大中城市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随后,国家有关部门陆续通报发布了多起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和公共安全事故。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安全问题,积极倡导组织编制各种安全领域的应急预案体系。面对严酷的现实,全社会都在积极探寻一条防范、控制、减少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造成损失的有效途径。作为社会重要职能机构的各级档案部门,理应以自己的实际工作为社会分忧解难。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中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学校体育中学校承担学生伤害事故责任这种情况结合《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从法学的角度对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学校应履行的义务和学校承担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等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促使学校积极履行义务,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真相的代价     
一名男子百无聊赖地在大街上闲逛.他在街头看到有一家商店的橱窗里空空如也,便把脸贴在玻璃上使劲往里瞅,想看看这家商店到底是卖什么东西的.货架的牌子上写着各种各样的"真相".……  相似文献   
10.
只有将记者的职业标准由"真实"(真实的事实)退到"自由心证",这一行业才能一方面实现整体追求"真相"的目标,另一方面,普通人,而不是上帝,才可以继续当记者. <判断真相的权利属于公众>一文发表后,有新闻界的同行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你在文章中论述的是媒介传播的法律底线,但是,从媒介自身的立场看,传播的底线又是什么?"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说道,"真实"不能成为媒体传播的标准,否则,表达自由就将无法实现,因此,法律的底线"应当容许"虚假新闻的传播.但是,作为一家媒体,尤其是负责任的媒体,不能将法律底线当作职业标准,随意"容许"自己成为虚假新闻的传播平台,那媒体的传播标准到底应该是什么呢?我的回答是:媒体传播的职业标准,应该是从业者的"自由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