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叶子 《母婴世界》2010,(3):62-63
2010年来到,国内进入生育高峰期的"80后"育龄妇女倍增,由于"80后"群体独有的心理特点,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随之上升,特别是一些性格脆弱、敏感的女性,在孩子出生后,生理、心理上适应不了角色的转化,以及无法承受来自生活和工作上的双重压力而产生严重挫折感,容易患上抑郁症。究竟在生完孩子后新妈如何去进行心理调节,我们一起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产后抑郁症在产妇中发生的情况及主要的影响因素,以提高产科医师对产后抑郁症的认识,并及早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200例孕妇在孕期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并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产后情况调查表进行跟踪调查42天。结果 EPDS阳性率(EPDS≥13分)为24.5%,用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了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年龄、产前接受教育情况以及睡眠情况与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关系最为密切。结论①产后抑郁症在围产期妇女中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重视。②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③加强孕产妇围生期心理保健,完善产后访视系统,对产后抑郁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632名产后抑郁症发病率及其认知功能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张家口市部分孕妇产后抑郁症(PPD)发病状况,探讨产后抑郁妇女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爱丁堡产后抑郁问卷(EPDS),对我院632名产妇进行调查。筛选出产后抑郁妇女70人。在调查后1周内复查,EPDS填表得分前后一致的68人作为产后抑郁妇女组。另选同期正常产后妇女68人为对照组,进行P300电位测定,将两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调查产妇632名,EPDS总分〉13分的68例,产后抑郁患病率为10.75%,产后抑郁妇女与正常产后妇女组相比,P300电位成分中N2与P3波潜伏期延长和P3波幅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张家口市孕妇PPD发病率不高,产后抑郁症妇女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的损害。评价产后妇女的抑郁率及认知状况对促进其全面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林雪 《母婴世界》2010,(11):60-61
随着现代女性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的高速变化,孕产期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许多孕妇往往在妊娠期就产生焦虑情绪,及至产后因各种压力不能及时排解而形成产后抑郁症。无论是产前抑郁还是产后抑郁,都有损妈妈的心理健康,让我们赶走焦虑抑郁,做个开心妈妈。  相似文献   
5.
孕育双胞胎     
孕育双胞胎的孕妈妈,与孕育单胞胎的孕妈妈相比,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有关双胞胎的小知识双胞胎分为同卵双胞胎与异卵双胞胎。1.异卵双胞胎:异卵双胞胎是两个受精卵分别在子宫内着床,双胞胎拥有不同的遗  相似文献   
6.
公告栏     
《父母必读》2008,(9):18-18
筛查阅读困难儿童的测验被误用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以来广泛使用的儿童阅读困难筛查测验被误用了,导致许多孩子被误诊。研究发现,该测验无法把那些确实无法读懂词句的孩子与那些读懂了却无法用口头语言准确表达出来的孩子区分开来。当研究者让孩子用手指指出正确的词(而非说  相似文献   
7.
宝宝的安全感,是父母给予的。而原始安全,绝对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宝宝的安全来自妈妈,妈妈的安全感很大程度来自自己和家庭的支持。因此,全家人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就带给宝宝安全的爱。  相似文献   
8.
《发明与革新》2013,(11):46-47
母乳的营养很珍贵,但一些医院的医生护士却将初生婴儿的"第一口奶"留给行贿的奶粉品牌,以此达到长期牟利的目的。近期,变了味的"第一口奶"备受社会关注。但多位行业资深人士都表示,所谓喝"第一口奶"会上瘾没有科学道理。所谓"上瘾",只是"口感认可",完全可以矫正。  相似文献   
9.
lynn 《母婴世界》2008,(7):36-37
宝宝莫名的哭闹、没完没了地喂奶、晚上数次起夜……让新妈妈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不免夹杂一丝忧虑和焦躁。当这种不悦的情绪越来越严重时,千万要小心产后抑郁症的不期而至!  相似文献   
10.
自找的疾病     
有时候,当医生发现了一种新的病症并为之命名后,就会有很多人发现自己得了这种病,而且越来越难以治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