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5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93篇
教育   2377篇
科学研究   1173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213篇
综合类   203篇
文化理论   12篇
信息传播   30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26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兰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3):51-57
[目的/意义] 对比分析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为图书馆选择与应用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提供参考方案。[方法/过程] 通过模型文本的研究,介绍各模型的结构。采用比较分析法从评价维度(功能域)的设置、模型的组织体系、评价标准与规则、可操作性、公开度等5个方面对7个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进行评析。[结果/结论] 每个模型具有其特色功能。CMMI、DMM、DCAM和中国DCMM的评价维度较为全面,中国DCMM即中国-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且其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值得借鉴。研究数据管理的能力成熟度模型(雪城大学秦健教授团队)和研究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澳大利亚ANDS)考虑图书馆数据管理的实际情况,可作为首选模型。基于各模型的对比与评析结果,形成3种适应不同情境的图书馆选择与应用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Critical educational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an increased reliance upon performative technologies is currently transforming the very foundations from which teacher subjectivities are constructed. Arguably though, the number of studies pointing to this risk or tendency is considerably larger than the ones theorising why this should be the case. Further, in those cases whe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ormative technologies and teacher subjectivities is theorised,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that the technologies appeal to are seldom brought to the fore. Based on thi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theorise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that performative technologies appeal to and work through, by means of identifying, systematising and elaborating extant understandings of such mechanisms in the critical educational literature.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a conceptual framework (referred to as the CMIS-framework) which suggests that one and the same performative technology may play many different roles, where each such role appeals to and works through a particular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Importantly,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that is appealed to, the CMIS-framework suggests that this will lead to teachers (un)consciously conducting particular forms of subjectivising work upon themselves, here referred to as compliance, mirroring, identification and self-realisation (CMIS).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 提升公民健康水平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要求,健康数据协同治理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从信息科学角度达成这一要求,治理体系需要以国家战略为宏观指导,全方位服务于公民健康水平提升的总体目标。[方法/过程] 通过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文本精神的领会,在分析了各治理主体对健康信息治理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健康数据协同治理体系,并针对关键环节提出保障措施。[结果/结论] 协调各层级、各部门与各利益主体的健康数据治理体系构建与保障,有助于在推动国家健康战略目标的同时实现健康数据的社会价值,拓展健康信息学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4.
The significance of IT in the context of non-digital social enterprises (SE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viability of such SEs have been less studied them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In the era of ubiquitous IT, SEs have increasing pressures to cope with the ever-dynamic technological domain while balancing their dual objectives. Data from a single revelatory case of Jaipur Rugs (JR), an SE situated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context (India), is used to fathom the peculiarities of the SE context with a focus on the sociomaterial phenomena of IT emergence. Using the three fundamental notions of sociomateriality theory (relationality, performativity, and practice) this interpretive study understands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SE’s attempt to balance its financial and social sustainability objectives. Through the innovative use of IT, the SE establishes and maintains shared value, yielding stability and efficiency to the business (financial viability) while simultaneously ensuring scal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ir social impact. This study strengthens the perspective of IT as an emergent phenomenon situated in sociomaterial practices and fills a gap in organizational literature by examining such phenomenon in the rich context of SEs where achieving the balance between dual goals is increasingly dependent on non-human (IT) agents.  相似文献   
5.
通过阐述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对创设教学情境、再现诗艰意境、创造启发学生联想氛围等方面的作用,分析了运用信息技术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不断寻求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点.  相似文献   
6.
教育分权是各国对公共教育进行体制重构而“不约而同”达成的共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分权是解决公共教育的“良方”,可以“抄用”并具有普适性。由于各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教育分权从理论到实践层面所显示出的极大差异性,不论是教育分权的缘由,还是教育分权的内容和效果。这些都会对正在进行教育分权或准备进行的国家,尤其是教育决策层以启迪和警示。  相似文献   
7.
警体运动损伤预防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体育运动包含大量的技战术训练内容,运动损伤的类型特点与其他运动损伤差异较大。对其深入探讨有助于提高教学和训练的成效。从警察体育运动的项目特点分析出发,探索性讨论在警察体育教学和训练中运动损伤的一般性规律,提出运动损伤的具体预防机制,供广大警体教官参考。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证券业IT应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券商IT应用与系统建设状况、我国证券营业部网络系统应用现状、软件与系统安全等方面,综述了我国证券业的IT应用状况;进而,又从影响证券业IT应用的因素分析、证券业IT应用存在的问题、国际证券交易所的资本市场全球化趋势、中国证券市场IT应用未来发展趋势及热点问题等四个方面,对我国证券业的IT应用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全文对我国券商和证券业IT应用的从业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子公共服务应用的深入,政府管理者越来越关心哪些因素对电子公共服务水平存在影响、影响规律如何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来有效地提高电子公共服务水平等.本文以我国地方政府电子公共服务建设水平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地方政府电子公共服务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该框架包括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两方面.然后采用问卷调查获取了我国地方政府电子公共服务水平的数据,结合政府行政环境数据,应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电子公共服务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证与分析.进一步,文章深入讨论了环境影响因素对电子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为政府部门进行电子公共服务建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IT项目知识管理模型与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我国IT项目知识内容体系不完善、知识管理流程不规范以及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无法满足知识管理的需要入手,以调查问卷的方式,界定IT项目知识内容体系,建立IT项目知识管理模型与支持系统,对系统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实现IT项目知识系统化、自动化管理以及知识整合共享,提高了IT项目知识使用效率。案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可有效的改善项目知识管理流程,达到提高项目成功率的目的。最后指出IT项目知识管理支持系统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