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59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450篇
教育   96565篇
科学研究   7435篇
各国文化   110篇
体育   3802篇
综合类   3524篇
文化理论   214篇
信息传播   3823篇
  2024年   824篇
  2023年   2992篇
  2022年   1621篇
  2021年   1967篇
  2020年   2225篇
  2019年   2565篇
  2018年   1334篇
  2017年   2421篇
  2016年   3221篇
  2015年   4648篇
  2014年   9741篇
  2013年   8468篇
  2012年   8974篇
  2011年   9176篇
  2010年   7122篇
  2009年   6390篇
  2008年   8270篇
  2007年   5875篇
  2006年   4454篇
  2005年   4711篇
  2004年   4274篇
  2003年   4297篇
  2002年   3518篇
  2001年   2683篇
  2000年   2010篇
  1999年   538篇
  1998年   268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的大学校长刘道玉先生有一次给我写信,表扬我有诗兴,随时随地都能写诗。他是看到我的一首长诗后发现这个秘密的。我说是的,我不仅能随时随地写诗,还能随事、随性作诗。一个敏感又好奇的写作者自然会随时随地发现一些他人未关注的事物,这些事物都可以成为创作的素材。生活中的事物没有值得写或不值得写的,差别只是你有没有发现的眼睛,或者说你有没有与他人不同的意识。若有不同,那便是价值所在,就更值得去写了。  相似文献   
2.
论证是中学生适应社会不可或缺的能力。本文分析影响学生论证能力的一些看似合理的做法,对培育学生论证能力的实践价值进行具体阐释。在此基础上,多设开放式议题,引领学生多方论证;多设探究式议题,引领学生探索论证;多设实践性议题,引导学生求实论证;多设递进式议题,引导学生推导求证。  相似文献   
3.
陈博 《陕西教育》2021,(2):41-42
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基于专业学科知识本身所具备的拓展性,以及专业知识内容的交互性综合考虑下所采取的现代混合式教学模式。以经济学专业为例,经济学专业包含多个方向,但若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经济学专业知识内容讲授,这很难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尤其在现代开放经济环境下,对经济学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要求更高。本文以开放经济环境为出发点,以经济学专业教学为载体,针对多课程协作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优势、注意要点以及实践应用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5.
针对2018年高考数学浙江卷中第20题,应用探究解析的方法,从解法、变式探究方面进行了研讨,做出了6个变式,获得了一些解法。  相似文献   
6.
7.
在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应该怎样提高有效性?本人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实施议题式教学,即围绕议题,设计序列化问题,创设议题活动,让议题、问题与活动相结合,这样的教学能为政治课堂增效。  相似文献   
8.
9.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式教学模式。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不仅可以改变教学乏味刻板、学生缺乏兴致的教学现状,还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本文回顾了现代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现状,并从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复习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2017年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概念,但是对于很多高中语文教师而言,这种教学方式还属于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顾名思义,"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有利于从实践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本文围绕"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对这一教学模式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应用策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