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男子跳马踺子类动作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男子踺子类动作选用人数较少,但选用难度较大,完成质量较好,选用的动作类型相对较集中,并在难度创新上有所突破。男子跳马踺子类动作难度动作的创新将集中在第二腾空的多周空翻、多周转体及第一腾空的转体度数变化上。  相似文献   
2.
采用对照实验法,对体育系普修学生技巧踺子小翻连接技术教学进行程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研究。结果证明:程序教学法在该技术教学中,符合体育系学生体操基础水平与学习能力,能从技术上保证该技术的合理分解,教学上符合复杂技术教学中的人体条件反射原理,教学结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建议在体操其他复杂技术教学中广泛采用程序教学法。  相似文献   
3.
技巧侧手翻动作在体操教学训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是体育院系的学生,少体校初学者在学习体操过程中必学的一个基础动作.本文根据人体生理解剖学原理和自已多年教学训练的经验,对技巧侧手翻动作的正面教法进行了研究,认为用此法教学效果明显尤于侧面教法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第28届奥运会女子跳马的录像资料,采集了前8名踺子类型动作,对第二腾空高度,横轴空翻角速度,纵轴转体角速度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从所采集的数据显示出我国女子跳马的第二腾空高度较好,但横轴翻转角速度和纵轴转体角速度和世界优秀跳马选手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要改变我国女子跳的落后面貌必须重视空翻和转体速度的训练。  相似文献   
5.
探讨以分解法为主和以完整法为主两种教法在踺子小翻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效果。经控制条件的教学实验后,分析得出:以分解法为主的教法,在掌握动作技术细节和规范化上有一定的优越性;以完整法为主的教法,在解决踺子和小翻的衔接效果明显,有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三维录相解析方法、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 ,对黄旭完成的跳马踺子跳转 180°接直体笠松动作进行了运动学分析 ,得出了这一动作的有关参数及一般的运动学规律 .主要从上板踏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四个部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跳马世界冠军、我国优秀运动员李小鹏完成的跳马踺子转体180°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900°的运动学规律与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发展此类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踺子转体180°前手翻前空翻类动作是跳马项目近几年来开发的一类高难度动作,从当前发展趋势看,此类动作发展潜力很大,将成为新的潮流动作。袁柯霞是我国完成踺子转体180°前手翻屈体前空翻动作质量比较好的运动员。研究她完成此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及主要技术特征,对有条件发展此类动作的运动员具有理论和实际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观察统计、调查访问,分析了女子跳马踺子类动作的发展前景,重点研究了该类动作的踏跳和推手的技术特点,对进一步发展该类动作技术,提高我国女子跳马的技术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男子跳马踺子上板起跳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男子跳马踺子上板类动作,已被国际体联列入1989~1992年的国际体操评分规则中,它将有较大的生命力出现在男子跳马动作中,使男子跳马动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实验法,对这一类动作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我国体操运动员在练习这一类动作技术时提供一些参考数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