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810篇
科学研究   32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52篇
综合类   107篇
信息传播   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运动中神经-肌肉疲劳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回顾神经-肌肉疲劳的研究历史,并从生理学角度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枢性疲劳与外周疲劳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在实验研究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有关中枢性疲劳,着重介绍5-羟色胺、多巴胺、乙酰胆碱等中枢神经递质参与运动性疲劳的形成与恢复的新证据与新理论(可能的机制).有关外周疲劳机制,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超微结构到骨骼肌细胞的亚细胞结构等可能发生疲劳的部位,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作简要概括.这些研究成果表明有关运动性疲劳的生理学研究进入到亚细胞水平与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2.
非优势手练习对提高普通大学生铅球成绩的教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铅球教学中,运用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相互诱导理论,合理采用非优势手练习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铅球成绩与对照班相比有大幅度的提高;同时还对练习者心理因素的调节,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对大脑另一半球的开发,使大脑左右两半球均衡发展,对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开发学生智力有着明显的改善.因此,非优势手练习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放松音乐及音乐电针对有氧运动疲劳的恢复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聆听放松音乐或足三里音乐电针法对49名男大学生的有氧运动疲劳治疗15 min,通过心率、下肢肌力、血糖、尿蛋白、视觉简单反应时、主观体力感觉(RPE)等生理、生化及心理指标评估和比较疗效.结果:两种疗法均使心率及RPE显著下降;放松音乐还可显著降低尿蛋白,并有缩短视觉简单反应时的趋势;音乐电针使RPE下降的幅度超过听放松音乐,但下肢肌力及血糖显著均低于治疗前,视觉简单反应时有延长趋势,并显著长于安静状态.表明:放松音乐能促进心血管及心理疲劳恢复,增强肾脏调节能力,改善中枢及骨骼肌疲劳状态;音乐电针对心理疲劳的恢复效果优于放松音乐,对心血管疲劳的作用与放松音乐相近,而对骨骼肌疲劳、中枢疲劳及机能状态下降等的作用不及放松音乐.  相似文献   
4.
针对竞技“重物轻人”,兴奋剂滥用等异化倾向,通过深人研究《竞技教育学》“育人夺标”的核心理论,从体育的文化、理念、体制和教育四方面对抑制竞技“异化”问题进行探讨,初步探索性提出新形势下竞技及其教育的四种实施方略。  相似文献   
5.
我国女子警察五项运动曾在国际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具有一定优势,后来成绩一度下滑。我国运动员技术存在明显不足,专项速度、力量相对较差。选材除要求速度、耐力、力量素质外,还应注意选拔心理素质稳定、游泳有一定训练基础的运动员。训练中要通过合理、有效的安排,尽可能减少各种素质间的相互干扰,处理好运动员兴备-抑制相互转换以及射击与其他项目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运动性中枢疲劳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运动疲劳产生的中枢机制进行综合性分析.资料表明:一些特殊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影响着中枢神经系统(CNS)发送和维持足够的神经冲动,成为疲劳产生的可能机制;另外,运动时CNS产生的神经递质、调质、神经激素:如5-羟色胺、多巴胺、氨类等物质,也是运动性中枢疲劳产生的敏感物质。  相似文献   
7.
阐述“中枢疲劳”的假设,就运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以及复方健脑益智类中药、复方补肾类中药、益气活血类中药和某些单味中药和中药单体有效成分对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等问题综述,并就运用中医药推迟、消除运动性中枢疲劳的研究前景作一展望。认为,今后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应注意以下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①从中医理论方面丰富“中枢疲劳”的假设:②探索中医药推迟运动性中枢疲劳的途径;③进行推迟运动性中枢疲劳的药物筛选;④建立推迟运动性中枢疲劳研究的中西医结合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饮食新发现     
贤惠 《健身科学》2008,(1):42-42
男人吃得太饱易患癌东京近日发表了一研究成果,指出男性吃得太饱,会造成抑制细胞癌化的遗传因子活动能力降低,增加其患癌的概率。这项研究以58名男性为对象。研究人员调查了他们的饮食习惯,发现"每顿  相似文献   
9.
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大环境,就无法忽略社会期望对其所产生的影响。社会期望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只是一种脱离现实的意愿。另一方面,社会期望给教师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模糊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任务和目标,社会期望的急功近利性也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期性过程性相矛盾。这些都在客观上抑制了教师专业发展,应当深入反思。要化抑制为促进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关键在于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神经递质和调质对运动性中枢疲劳影响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瑾彦 《体育学刊》2002,9(6):134-137
肌肉疲劳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发展,运动性中枢(CNS)疲劳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已提出了几种解释中枢疲劳的生物机制,其中涉及到了一些中枢神经递质和调质,就此对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