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4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67篇
教育   21408篇
科学研究   1517篇
各国文化   122篇
体育   637篇
综合类   942篇
文化理论   157篇
信息传播   2715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470篇
  2022年   334篇
  2021年   415篇
  2020年   408篇
  2019年   397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422篇
  2016年   558篇
  2015年   1092篇
  2014年   2307篇
  2013年   1750篇
  2012年   1861篇
  2011年   2251篇
  2010年   2083篇
  2009年   1857篇
  2008年   2176篇
  2007年   1840篇
  2006年   1323篇
  2005年   1032篇
  2004年   889篇
  2003年   909篇
  2002年   840篇
  2001年   665篇
  2000年   484篇
  1999年   226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尚青 《青年记者》2020,(13):77-78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举国上下勠力奋战,有效地控制了疫情扩散。对新冠肺炎的战斗可以分为防疫和抗疫两个阶段。在举国抗疫的大战中,媒体是十分重要的力量。大众传媒传播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力是其他媒介所无法比拟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加持的网络传播能更快更智能地监测并改进公共危机下的传播策略。近期很多文章反思媒体抗疫中的经验和教训,关注舆论导向、报道技术、报道失范和传播伦理问题等。  相似文献   
2.
3.
4.
以乡土和公路作为主要元素的轻喜剧《过昭关》在类型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借助"乡土"这个底色元素完成了中国公路电影类型的范式升级。《过昭关》关注当下城市化进程中乡土与人情的变迁,观照在大时代辗转中失语祖辈一代的心路历程,带有历史与伦理的二律背反式思考意味。影片试图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弥合老中少三代人价值观念的裂痕。  相似文献   
5.
阅读古诗词,是一场寻美之旅,诗词中的浓郁氛围、和谐音律、丰富内涵,蕴藏着各种形态的美学资源。教师要借助多种形式,引领学生体悟古诗词的氛围美、音韵美、内蕴美,帮助学生做好相应的储备,使学生在深入感知的过程中获得言语实践能力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鹏飞 《学语文》2002,(3):16-16
文章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艺术具有巨大的表现功能:历史的巨幅画卷、社会的广阔天地、自然的无穷变化、事物的千姿百态、人物的音容笑貌、世间的悲欢离合,这一切都可以用语言艺术加以表现、刻画和描摹。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给读者提供了二千多个人物形象,再现了19世纪法兰西社会的风俗史。《红楼梦》也以488个人物形象,反映了四大家族从繁荣到衰败的景象。托尔斯泰的作品提供了一面“俄国革命的镜子”。莎士比亚则用他的二万三千多个词汇筑造了文学的金字塔。当读者打开这些文学作品时,字里行间,众多人物,以其各自不同的个性与命运,带着喜、怒、哀、乐向人们走来,真是满纸云霞、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7.
胡国祥 《青海教育》2004,(12):31-32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则是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情”与“美”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基础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  相似文献   
8.
刍议体育舞蹈欣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舞蹈是一种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体育运动。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究竟如何来欣赏体育舞蹈呢?由于欣赏者的欣赏水平不同、审美观点各异,因此,欣赏的角度和审美标准也因人而宜。但不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欣赏体育舞蹈的美。  相似文献   
9.
古典音乐的通俗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莉红 《新闻知识》2006,(10):65-66
在当今急剧变幻的流行音乐浪潮里,人们逐渐厌倦了文化上的浅显感觉。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开始展现出来,追求文化上的厚度成为人们的审美趣向。摆脱纷乱、向往沉静而讲究秩序的心态,或许是人们欣赏古典音乐的时代心理动力。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先生感慨地说:“我担心,有一天,我们的耳朵将无法欣赏美妙的高雅的音乐,我们的眼睛将无法欣赏凡高画卷中那美丽动人的金黄色。我是主张将艺术标准放在第一位。没有这个标准,再多的使命感,再多的教育也没有用。”走向高雅,走向纯净的艺术世界,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有识之士的呼声了。作为广播音乐工…  相似文献   
10.
于铁军 《考试周刊》2007,(19):100-101
教学活动是在特定场所进行知识、经验传授与学习的双边活动,它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教学活动的美学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课程的教学都有相应的美学表现。教学活动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自然包含着美育功能,它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等一起体现教育目的,因而是互补共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