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琉球天宫的状况、天信仰传入琉球的主要途径,探讨天信仰在琉球受容的原因,并对天信仰在琉球的神祇功能、祭祀嬗变等方面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2.
庙也称天后宫,本是与南方航海活动密切相关的文化符号。明代,辽东海上航运事业发展缓慢,只有几处港口修建天庙。清代,辽东经济发展较快,输出输入增加,航海活动频繁,故天庙的数量和功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新年的钟声     
南京古城下关,天宫静海寺内,一尊硕大的青铜大钟常常引得参观者驻足凝视。静海寺是当年清政府与英国人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旧址,每年在这儿举行的敲钟仪式,仿佛是全市民众告别旧岁,拥抱新年的神圣典礼,更让人遐想翩翩的是,它好像一次又一次地在郑重庄严地提醒告诫每一个中国人,不能忘记中国曾经的历史耻辱。  相似文献   
4.
指出相较于妈祖信仰研究较为成熟的中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妈祖研究仍有许多尚待挖掘的事实与理论空间。以河北省境内的妈祖信仰为对象,采用实地调查与历史文献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河北省妈祖信仰的历史和现实状况予以梳理,并对其中较为突出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6.
通过调查和挖掘史料,论述浙江乍浦历史上的妈祖信仰,主要有妈祖庙宇数量多、妈祖诗咏丰富以及与闽商活动关系密切等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7.
简述福建涵江传播妈祖信仰的历史背景。通过对涵江最具代表性的妈祖庙霞徐天宫的田野调查,结合相关文献,描述该妈祖庙的历史与现状,并探讨涵江霞徐妈祖信仰的一些特色。  相似文献   
8.
《莆田学院学报》2020,(3):10-15
从亚洲海洋文明历史考察宗教间交往的经验,对21世纪海上丝路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共建亚洲人类命运共同体富有启发性和建设意义。郑和下西洋是海上丝路多元宗教交往的实践,表达了历史上中国人对待不同宗教的价值取向。郑和下西洋秉持的宗教态度,是明代中国天下一家、协和万邦思想的一种表现,对多元宗教的尊重、包容和平衡是其显著特征。郑和下西洋中的天信仰带有二元结构的属性,既是郑和下西洋活动内容组成,也代表了一些船队成员的宗教信仰。郑和下西洋把这种天命皇权和宗教神权融合一体,成为治理天下一家秩序的大规模海上实践。  相似文献   
9.
《天妃娘妈传》作者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南州”一词含义的考证,并根据诗词押韵特点、使用的方言语汇以及出现莆仙及众多周边的地名,得出《天娘妈传》一书作者“南州散人吴还初”应是莆田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天妃显圣录》现存版本及其纂修过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存《天显圣录》一书的最后一次修订本,其距初稿本的形成时间超过百年。通过对现存版本及相关史料的钩稽研究,初步理出这个版本的体系及其演变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