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014篇
科学研究   67篇
各国文化   98篇
体育   192篇
综合类   242篇
文化理论   39篇
信息传播   75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454篇
  2013年   374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460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符号-结构诗学认为虚构造型是文学手法最基本的文学性。本文用符号-结构诗学方法考察苏轼《百步洪》文本,探讨苏诗以怎样的文学手法类型以及文学手法组合形成"以议论为诗"的深层结构,从文学性角度为其辩护。  相似文献   
2.
3.
教材史料简言之即是教材中的史料,部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的显著特点是纲要式的正文配以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史料。纲要式体裁决定了正文非常简练,是对历史脉络的勾画,这种勾画对于高中生学习历史来说未免枯燥、单一。好在部编教材配以丰富的史料,这些教材史料正好弥补了教材正文的简练,使历史学习变得有血有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政治、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等方面论述了宋代私家藏书业兴盛的原因,概述了该时期各藏书家的特征,他们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及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5.
制举是科举的一种取士科目,由皇帝特别下诏举行考试。它溯源于汉代的贤良方正,盛于唐代。宋代制举命运多舛,屡兴屡废,是制度由盛而衰的重要转折点,自此以后,制举一直处于衰败、凋零之中。导致制举于宋代开始衰微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宋代科举常科和三次兴学的强力冲击;制举报名资格日益提高;制举考试要求严格;统治追求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的规律的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6.
彝族的诗学     
本文探讨“彝族诗文论”的创作特点,特别是“三段式”的创作方法,它是彝族诗学的一个鲜明特点;回环重叠,章段复沓目的在于点明主旨,大量烘云为了托月。这是彝族诗歌创作表述的模式。也是《诗经·国风》创作模式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7.
名二子说     
苏洵  徐静 《中文自修》2004,(11):56-56
  相似文献   
8.
略谈宋代饮食风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立波 《寻根》2004,(2):56-58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有人甚至认为宋代经济已超过了明清。经济的发展,使宋代食品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宋代饮食颇具特色,与前代相比,宋代百姓的饮食结构有了较大的变  相似文献   
9.
侯敏 《华夏文化》2004,(2):36-37
中国书院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代孔墨的讲塾,就是一种区别于“官学”的“私学”。但真正把讲塾推进到书院,还是秦汉以后的事情。两汉后以至隋唐,官学以外,名师大儒都聚徒讲学,传授结业。宋代学者在寺院教育的启发下,将唐代藏书、校书乃至研究学术的书院改造成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对中国教育和学术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宋代河内向氏是著名的世家大族,联姻对象众多。本文将其分为三类:皇室:大官僚家族;进士及有官身者。同时,文章对其作了介绍和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河内向氏是很注重门第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