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6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55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性延迟性肌肉酸痛与线粒体的热机效率原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性延迟性肌肉酸痛是一个涉及到全身多个系统,多个层次的综合作用.作为一类特殊类型肌肉疲劳,目前DOMS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其产生原因与机理,对机体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消除不利因素等方面进行的.本文提出线粒体的热机效率原理可作为DOMS的一种可能性机制的观点,旨在为DOMS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机制水平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乳酸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综述了乳酸的最新研究进展.乳酸是糖酵解产物,从前被广泛认为是引起肌肉疲劳和酸中毒诱导组织损伤的关键因素.但近年来乳酸的作用得到重新评价.乳酸为有氧代谢的移动燃料,损伤和修复过程中重要的中间产物,也是细胞内外氧化还原态的介质.因此认为乳酸利于机体的肌肉疲劳、损伤修复和氧化还原以及脑功能,但是它能通过恶化肿瘤、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而对身体不利.  相似文献   
3.
不同形式肌肉收缩时肌电参数变化特征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目的:探讨动力性与静力性肌肉收缩时EMG各参数的变化特征及疲劳时各指标的差异,比较不同项目运动员肌肉收缩特征对EMG参数的影响及与该项目的关系。研究方法:27名受试者分为两组,第一组为赛艇运动员(组一),第二组为田径爆发性力量项目(跳跃、短跑)专选运动员(组二)。受试者以2/3Mvc做静力性持续等长收缩,动力性持续肌肉收缩则采用本人的MVC,同时记录EMG信号,分析IEMG、E/T值和MF。研究结果:持续静力性肌肉收缩时,随疲劳的发展赛艇运动员与田径运动员IEMG、E/T值均显著升高。但赛艇运动员从运动开始至80%时段一直保持平稳,此后迅速上升。静力性收缩时两组运动员随疲劳发展MF从高频向低频转移,但田径运动员频率下降速率要快于赛艇运动员。结论:赛艇运动训练促使大脑皮层动员运动单位工作更具有时间耐久性。快速、爆发式运动使疲劳时大脑皮层兴奋性下降更快,肌肉更易于疲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一次长时间使用鼠标肌肉出现疲劳情况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发现和探讨长时间使用鼠标可能引起手部疲劳的状况与影响因素,为合理使用鼠标、预防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验法以10名普通大学生(男女各5名)为实验对象,在连续160 min使用鼠标前后和期间,对其握力、桡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和前臂群肌表面肌电(s EMG)进行测量。结果实验前后持鼠标手握力显著下降(P<0.01);整个实验过程中桡动脉PSV显著减小(P<0.01),前臂肌群的中位频率(MF)和平均功率频率(MPF)值总体呈现减小趋势,前臂前群肌的MF和MPF在100~120 min到达最小值。结论一次长时间(160 min)连续使用鼠标会造成屈指肌群出现较大程度疲劳;前臂血流量的减少是造成前臂肌群产生疲劳积累的重要因素之一;前臂前群肌肉的疲劳程度大于前臂后群肌肉的疲劳程度;前臂前群肌肉在100~120 min出现最大疲劳。  相似文献   
5.
肌肉疲劳是指在进行肌肉收缩活动期间产生的做功能力下降现象,在运动过程中很常见,也是限制运动员提高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肌肉疲劳产生生物标志物可以评估在运动期间肌肉的疲劳程度和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肌肉疲劳主要是由于能量物质耗尽,氧化应激增加,炎症反应激活等机制造成的。此外,还涉及了脱水、高氨血症、线粒体生物发生和遗传反应,文章通过梳理,把肌肉疲劳的生物标志物分为两类:一类是非侵入式的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肌肉功率输出测量、电生理测量、心脏功能测量和摄氧量等;另一类是侵入式的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ATP代谢、氧化应激和炎症等相关的生化指标。以期对以后运动疲劳的诊断和新的生物标志物的开发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肌肉的强烈收缩将导致疲劳,肌肉在疲劳状态下工作能力下降,并容易导致损伤,因而能否有效评价疲劳对监控运动负荷以及避免肌肉损伤具有重要意义。肌电指标是传统的评定肌肉疲劳的方法,在训练状态下不易获得,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无损的可以遥测组织氧含量的方法,由于氧含量下降可能与肌肉疲劳的发生相关,因而监测肌氧含量的下降程度可能是评定肌肉疲劳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浅析中长跑运动员训练中疲劳的产生和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长跑运动员训练中的大运动量,不仅增加了身体负荷,而且加深了机体的疲劳。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结合教学训练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长跑训练后肌肉疲劳和神经系统疲劳两大主要因素,并对其恢复的手段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表面肌电的处理方法及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表面肌电信号的检测是一种无创电检测方法,它的检验分析对临床诊断及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等具有重要意义。肌电图学在体育科学研究上应用较晚,主要用于对肌肉力量和肌肉疲劳的诊断上,并逐步从基础理论研究转向为运动技术服务的实践研究。对表面肌电的信号分析方法及其在体育中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从生理生化角度,对运动性肌肉疲劳的定义、产生机制进行全方位地阐述,为全面系统地认识运动性肌肉疲劳产生的机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并提出此领域研究的不足以供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10.
表面肌电信号分析评价肌肉疲劳的有效性和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和分析应用表面肌电信号分析指标评价肌肉疲劳的有效性和敏感性,方法:选取健康无专业运动男、女大学生各10名,进行3个膝关节角度(90°、60°和30°)×3个运动负荷(40%MVC、60%MVC和80% MVC)共9次静力性等长疲劳实验,同步记录sEMG信号并进行线性和非线性信号处理.结果:sEMG信号分析指标表现出单调性变化,且采样序列线性拟合具有显著性.膝关节角度、运动负荷和性别对各指标的变化率有显著影响.结论:应用非线性分析指标评价肌肉疲劳具有很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