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DOMS的国内外研究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近10多年来国内外有关延迟性肌肉酸痛症(DOMS)的发生过程和对组织影响的研究进展、DOMS消除方法的研究和DOMS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三种放松手段对减轻延迟性肌肉酸痛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2名运动员进行了诱发下肢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的运动实验,测定了三种放松效果方式试验组受试者的主观疼痛感觉、血清CK活性和血清Mb浓度等指标。结果发现,DOMS24小时后,与对比组相比,三个放松组(慢速放松跑、静力性牵拉、按摩)对消除DOMS症状均有显著的效果,其中以静力性牵拉组效果最佳(p>0.01)。三个放松组相比,血清CK活性、血清Mb浓度、主观疼痛感觉对缓解DOMS症状存在差异,以静力牵拉组恢复最快。该研究显示,不同放松手段对DOMS的影响是不同的,采用静力性牵拉的放松手段对减轻DOMS症状、缩短恢复时间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DOMS和离心收缩导致的肌肉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习惯的离心运动均可导致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离心运动导致的损伤和炎症反应诱发了DOMS。然而,近来的研究不支持此假说,DOMS起因的观点受到质疑。就近来关于DOMS和肌肉损伤关系的相关文章作一综述并就其争议点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伸展练习对DOMS的影响。方法:使用元分析方法,查阅相关数据库,对符合标准的11篇原始文献使用元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伸展练习对DOMS的影响在运动后24、48、72 h其总体效应量估计值分别是-0.78、-0.84、-0.39,效应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质性检验表明,所采用的研究数据均符合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亚组分析发现,伸展练习的效果与研究的组间设计、牵伸时间、干预的时间相关(P<0.05)。结论:运动前后进行伸展练习可以缓解DOMS,但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联合筋膜枪对普通男性大学生右侧腿股四头肌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的影响。方法:招募某大学非体育专业男性大学生40名,随机分为4组进行干预:筋膜枪组(FG组、频率40Hz、转速为2400转/分钟)、肌内效贴组(KT组)、联合组(JG组)、对照组(CG组)。所有受试者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24h、48h、72h进行主观疼痛(VAS量表)、表面肌电(时域、频域指标)、等速肌力(60°/s)的测试。结果:(1) KT组、JG组、FG组对于缓解DOMS有着不同程度的缓解效果,表现为三组的VAS分数、等速肌力、表面肌电时域与频域指标在运动后72h均与CG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2)与KT组、FG组相比,JG组对于DOMS的缓解效果更优,表现为JG组在运动后72h的VAS分数、等速肌力、表面肌电指标优于KT组、FG组。(3) KT组与FG组相比,KT组在缓解DOMS方面更有效,表现为KT组在运动后72h的VAS分数、等速肌力、表面肌电指标优于FG组。结论:筋膜枪与肌内效贴能不同程度缓解DOMS引起的肌肉主观意识酸痛、肌肉力量的下降、表面肌电时域与频域指标的上升与降低;对于DOMS...  相似文献   

6.
对PNF牵伸组和对照组在离心运动前安静时、运动后24h-48h、72h各时段的血清肌酸激酶(CK)、主观酸痛感觉阈、纵跳摸高高度值等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较,PNF牵伸组运动后CK值显著下降,主观酸痛感觉显著减轻,但原地纵跳高度虽有升高趋势,差异不显著。结论:PNF牵伸法对DOMS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但并不能明显增加肌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分析大蒜素与联合抗氧化剂对运动员大强度离心运动后不同时相肌肉酸痛程度、血T-AOC、SOD、MDA与GSH-Px水平的影响,将运动员24名,随机均衡分为对照组(A组)、联合抗氧化剂组(B组)和大蒜素组(C组),运动前2周至运动后2d每天分别口服安慰剂、联合抗氧化剂或大蒜素肠溶胶丸。服药2周后进行1次大强度离心跑台运动,建立运动员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模型,在服药前、运动前和运动后即刻、24h、48h测定运动员肘正中静脉血T-AOC、SOD、MDA与GSH-Px水平及运动后相应时相肌肉酸痛程度,并记录运动时间。结果:3组运动员运动后肌肉酸痛程度均呈递增趋势,B、C组运动后各时相肌肉酸痛程度(P0.05)均低于A组同时相,运动时间(P0.05)均长于A组,血T-AOC(P0.05)、SOD、GSH-Px水平均高于A组,MDA浓度均低于A组;B、C组各项抗氧化指标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结论:大蒜素与联合抗氧化剂均可减小大强度离心运动引起的自由基损伤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减轻DOMS;与联合抗氧化剂相比,大蒜素可能具有更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缺血再灌注损伤--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可能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比较大量心肌、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骨骼肌延迟性酸痛的研究结果,提出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延迟性肌肉酸痛产生的机制这一假说,旨在为延迟性肌肉酸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9.
延迟性肌肉酸痛(delayed-onset muscle soreness,DOMS)是指肌体进行大运动量后,特别是强度突然增加或进行新的不习惯的运动之后,一段时间所出现的肌肉酸痛现象.其产生机制有:机械性损伤学说、肌肉痉挛学说、炎症反应学说、缺血再灌注损伤假说.还着重介绍了按摩、针灸和中药等中医防治方法研究现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地方院校的资源和训练经验,丰富官兵训练后的放松恢复方法,促进身体恢复和缓解运动后肌肉疼痛,为高强度训练后的即时放松恢复提供指导.方法:分析探讨不同恢复方法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缓解效果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分组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综合分析法,以北京体育大学30名男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蛙跳产生延迟性肌肉酸痛,分组并对其进行三天不同方法的恢复训练.结果:不同方法均对肌肉酸痛有缓解作用,但静态牵拉效果优于振动训练,复合训练组优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11.
灸血海、风市及足三里穴对延迟性肌肉酸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系中国一澳大利亚体育科学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项目。采用双盲法实验设计,使用KIN一COM500H型系统造成受试者的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并用它测定肌力。用测痛仪测定痛阈。本研究选用灸血海、风市及足三里穴,观察对因DOMS引起的CPK,肌力及痛阈变化的影响,实验表明,灸疗对DOMS所致的肌力下降及疼痛均有一定程度的缓解。  相似文献   

12.
国外大多数研究都认为,大众媒体会对女运动员的身体意象产生负面影响,造成女运动员身体不满意、饮食失调甚至瘦身至死等。采用回顾已有的研究,综述了媒体和女运动员身体意象的关系,以及媒体影响女运动员身体意象的四种相关理论及其内在机制。最后,讨论了现有研究的缺陷和关于女运动员身体意象研究的重点与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拉长—缩短周期"运动中肌肉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后的疲劳、损伤状况和下肢髋、膝、踝关节的用力特征,为运动训练和预防损伤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1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通过确立的疲劳运动模型进行力竭性"拉长—缩短周期"运动,通过测试肌电图、关节用力分布特征和关节力量的变化评价SSC过程中肌肉离心、向心收缩阶段的疲劳损伤特征。结果:1)SSC运动后,肌肉向心收缩期的能力迅速降低,运动后10 min左右恢复,在运动后2 d4、d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而离心阶段呈现出延迟性降低的特征。2)既定运动模型中,制动和爆发用力的蹲起阶段,膝关节承受的负荷最大。3)肌肉离心收缩后EMG和CK活性都呈现延迟性恢复的特征。结论:力竭性SSC运动中的离心收缩更容易造成肌肉的延迟性疼痛,且肌肉疲劳后恢复较慢。肌肉在向心收缩阶段,没有出现的明显的延迟性肌肉疼痛和/或损伤。力竭性SSC运动中膝关节是承受负荷的主要关节;髋关节和踝关节表现出对膝关节运动能力减弱的补偿性增长,共同构成下肢完成技术动作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4.
程序化理论是机体能量代谢调控机制形成的重要生物学学说,下丘脑参与能量代谢调控的过程,下丘脑内BDNF、POMC和NYP等多种基因是能量代谢机制形成或异常改变的关键原因。对下丘脑及其重要基因在程序化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运动对下丘脑及其基因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为认识运动如何改变机体正常和异常的能量代谢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生长激素是控制人体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激素。生长激素缺乏是导致青 少年身材矮小的主要原因之一。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青少年生长激素水平的研究 进展进行综述,探讨青少年生长激素分泌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指出生长 激素在生理条件下,主要受睡眠、药物、运动等因素的影响,并针对影响因素的改 变而增加青少年生长激素分泌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运动是一种理想的调节身 体GH分泌的手段。另外,许多文献均指出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方式等诸方 面,对GH的分泌有影响,但对此均无统一明确的论断,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并且针 对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体质等,如何综合运用这些运动手段来调节 GH的分泌、促进身体生长,也是我们应该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DOMS (延迟性肌肉酸痛 )是运动训练中的一种独特现象 ,其引发机制较为复杂 ,且至今尚未有定论。本综述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 ,对关于DOMS现象产生机制的种种假说进行评述 ,希望能够为对该现象感兴趣的同仁们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