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400篇
科学研究   6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文章对初二生物与语文新教材中的同一个教学内容——“生物入侵者”实施合作化教学。在整个教学中,三科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了互动学习、多方交流、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2.
合作学习法在高一女生仰卧起坐练习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采用合作练习法与一般常规练习法配组对比的教学实验设计,将合作学习的要素运用在高一女生的体育教学中,探讨其对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交往以及仰卧起坐练习的积极促进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合作学习组在经过实验干预之后,仰卧起坐练习提高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两个组均数t检验达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水平。这表明按照合作学习方法要素安排的仰卧起坐练习效果好于一般常规的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本体构建的协同推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领域本体,利用用户兴趣与领域本体中概念的映射关系,构建用户兴趣本体,发掘用户兴趣模式。研究用户兴趣本体相似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用户兴趣相似度进行垂直加权,通过时间新颖度进行水平加权,从而利用改进的加权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对用户感兴趣的领域本体中的概念进行挖掘,实现面向内容的协同推荐。  相似文献   
4.
大型公共图书馆与社区图书馆的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玲 《图书馆杂志》2006,25(4):33-34,65
本文在明确大型公共图书馆与社区图书馆范畴的基础上,针对这两类图书馆合作建设的共赢效果,探讨了两者合作建设的三种形式,并提出合作建设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的跨界合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应用现状分析出发,指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需要在多方协作的环境下才能真正有效发挥作用。提出由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提供商、情报信息提供商、图书馆、顾问咨询公司、高校等联合建立企业竞争情报协作环境,描述该环境下竞争情报工作各环节的合作模式,并分析用于支撑跨界合作的CCIS软件系统的实现要求。  相似文献   
6.
电子资源发展与图书馆业务变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电子资源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数字化和网络化,提高了图书馆信息服务能力。在电子资源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是其中之一。这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创新有利于中小型图书馆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促进了图书馆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美国图书馆超联盟的形成机制--非零和合作博弈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文章论述了美国图书馆超联盟的形成机制及其潜在的驱动力量。  相似文献   
8.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members of the Nebraska Cooperative Council and its constituent producer-owned cooperatives understand and enact democratic ideologies, drawing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how emergent contradictions and tensions are experienced and managed. The Council serves as a particularly rich context in which to explore traditionally feminine ways of organizing (i.e., cooperative enactment) in a historically male-dominated arena (i.e., agriculture). The dialectic of independence and solidarity became a revealing prism through which to make sense of how members enact cooperative life. This dialectic manifests itself in the discourse of cooperative life as members struggle to manage tensions between efficiency and participation, equality and equity, and the paradox of agency. Communication theorizing about gendered organizing and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agrarianism is used to explore intersections betwee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asculinity(s), the agrarian frontier myth, and tensions embedded in the discourse of cooperative organizing.  相似文献   
9.
This article explores people’s susceptibility to political deception. Participants watched a news interview in which a politician either answered all the questions or deceptively evaded a question. In Study 1 (n = 202), deception is perceived through the dodge being irrelevant for voters who do not identify with the politician. In Study 2 (n = 618), partisan voters consider the politician more deceptive, and acting more deceptively, when the politician has their opposing party affiliation, independent of whether he dodges. When the politician shares their party identification, voters identify with the politician more and consider his responses more relevant.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oretical positions of identification,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social identity.  相似文献   
10.
高玉霞 《科技风》2014,(7):186-186
幽默效果的产生,不仅在于语言的组织运用,更重要的是依靠相应语境、会话含义与合作原则的应用。本文从会话含义与合作原则方面分析幽默如何产生。在实践中,人们理解和赞赏幽默经过,就是推理会话涵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