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最基本要求。高校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统领师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教职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并且贯穿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时龙 《中国德育》2006,1(5):37-4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的作为执政社会集团的荣辱观。它在走什么道路、为什么人、如何认识和改造世界、保持何种生活态度、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如何认识和处理义利关系以及个人行为与社会规范、法纪的关系、保持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培养什么人与怎样培养人等一系列问题上,指明了社会价值方向。  相似文献   
3.
强化褒荣贬耻的社会氛围,健全干部评价监督机制,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当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三个基本实践导向.  相似文献   
4.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主要内容。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本文在阐述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上,就高等学校和地质战线进行荣辱观教育问题做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在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体现了时代文明的精神成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开辟了新途径。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时代选择,有利于这一过程的时代要素有: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新时期荣辱观的伦理道德纯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日渐深入、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坚持、构建和谐世界的有利因素逐渐增多和科学理论、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等。  相似文献   
7.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又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把握“八荣八耻”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才会有实效。  相似文献   
8.
加强师德建设是我国当前进行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高校师德建设中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9.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指导方针的新发展,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更应该深刻认识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确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在道德社会化方面,可以促进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参与;在政治社会化方面,可以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习知识报效祖国的热情;在角色社会化方面,可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并努力通过奋斗去实现;在个性社会化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对知识技能的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