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6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188篇
教育   4592篇
科学研究   85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15篇
综合类   421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464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487篇
  2011年   534篇
  2010年   485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591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467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丽中国”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美丽城市”的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美丽城市更新建设的保证者,而美丽城市的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两者互动发展、共同促进。城市休闲体育的蓬勃开展离不开生态文明的推动与滋养,生态文明建设是休闲体育发展的至高境界,为城市休闲体育发展提供了外在环境和内部动力。城市休闲体育通过亲近自然、绿色消费、健身怡情、协调“三生”等实际行动,起到了推动人居环境改善、拉动低碳经济增长、实现生命价值延展和促进城市休闲功能提升的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践行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多年来实践经验 ,分析研究避暑山庄皇家园林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多方探索解决途径 ,进行有益尝试 ,提出了因地制宜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格里格所作钢琴抒性小品集感受与想象于一身,浓笔淡墨,恣意洒泼描绘了一幅充满乡情乡音的北欧纯朴音画,而极富创意的多种和声手法则为音画添上了风情各异的色彩,他的作品不仅表现了格里格挚爱自己民族,祖国的情感,也反映了格里格不同于肖邦等前辈作曲家的创作思维。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试图从分析其哲学内涵和理解其感情基础出发,指出将天与人和合起来的仁爱纽带,发掘这一思想对解决当今环境及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可能具有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举办大型运动会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采用实地考察、文献分析以及生态学、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基本原理等。通过研究大型运动会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特点和表现,提出举办大型运动会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措施。认为,大型运动会引起城市生态环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体育场馆设施建设;(2)建材的使用与废弃;(3)城市环境污染;(4)场馆设施与交通能源利用;(5)体育场馆设施赛后利用等。在举办大型运动会中,要确保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制定大型运动会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具体规划,二是促进公众参与,加强城市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之路——论发展生态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经济是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实现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7.
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环境容量问题日益凸现,以普陀山为研究区域,从旅游环境容量的三个分量入手,对其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参考性的方法。目的是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重视,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分析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在中学体育中产生冲 突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指出社会环境、中学体育师资、高师体育教育以及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与学校体育的不可分割 性是造成这种冲突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从管理机构、体育理论研究、中学体育师资等方面提出使二者在中学体育 中协调发展的措施,旨在为我国中学体育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家庭、社会与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和谐与社会和谐是互为条件的。家庭的结构和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呈现不同的特征。社会结构格局的不同也引起了道德观念的差异。现在我国正在经历具有伟大而深远历史意义的社会大转变。人口大流动。家庭大动荡,成亿的农民转入城镇工作、生活与定居,家庭成员长期分离,空巢老人、空巢孩子等现象显示出的家庭问题、社会问题都急待解决。实现和谐,既是源远流长的社会理想,也是我们面对现实的理智选择。要达到和谐,就要既能宽厚地容许多样化,又要努力地进行平衡与协调,从而实现各种合理的、优秀的因素都能共存、共荣,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如果我们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中,都能积极地坚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也就能够做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实现安定有序,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本文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现状,对现行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整合与创新,并运用教育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构建出“生态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