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教育   79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从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现象入手,对我国现行立法中“重义务、轻权利””的现象进行了阐释,井分析了其深层次的原因。文章最后建议应重新定位二者问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义务本位的作法,树立权利本位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民法通则》第68条关于转委托代理制度的规定司法实践中出现了施工问题。立法应用明确转委托代理中被代理人,转委托代理人权利义务;“紧急情况”下转委托代理的技术和实践技术。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在史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清朝文官义务是文官制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清一代文官义务较多,主要可以分为清朝律例规定的义务和因其道德伦理而产生的义务两类,但在实际中这两方面的义务有很多是互相交叉的。把文官义务与惩戒制度进行结合,有利于促进文官义务的履行,而结合文官惩戒制度探讨文官义务,也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官义务的具体内容,把握文官义务的内涵。清代文官义务对清朝有重要影响,对当代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珠三角地区逐渐成为“美洲华侨之乡”,华侨向侨乡源源不断输入巨额银信(侨汇与华侨家书)。海内外各种团体为争取银信递送中的利益,或以家族亲情纽带和地域意识、或以现代权利义务观念为理据进行激烈竞争。这种竞争引发的侨乡社会观念转变,是乡土社会开始向工商社会转型的表征。  相似文献   
5.
王海明教授的《新伦理学》对公正领域几乎所有重要问题和概念,都进行了尽可能详尽和周密的逻辑论证与价值探索,对历史上但凡具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的公正观,都进行了客观理性的评价、梳理和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具原创性的理论见解,将人类公正理论问题研究的前沿阵地,特别是平等理论研究的前沿阵地,在当代比较明显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6.
体育伤害事故的二元视角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在校学生人数有2亿多,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的人身安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合法权益的保障以及学校教育工作秩序、国家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体育伤害事故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逐年增加,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法律责任的界定和赔偿问题。通过对具体案件的阐述,以及所适用的相关法律条文的分析,提出了体育伤害事故的处理原则和处理机制的几点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明确了学校应对学生承担"教育、管理"的安全保障义务.分析认为,学校承担相应义务的基础是安全保障,而非监护.学校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对学生安全保障义务的确定实际上是一个风险、责任分配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平衡协调的过程,即确定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对学生的安全保障义务,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分配由学校体育活动所产生的风险,这个过程要有助于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学校体育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权利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基本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对个人权利与社会集体权利的关系作出了科学合理的解决,使权利本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为人类权利真正地实现找到了途径,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作为教师,怎样发展我们自己?首先必须要认识到当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才谈发展。美国帕墨尔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中说道:"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  相似文献   
10.
刑法中义务冲突是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排除犯罪性事由的一支,可以从法律事实和法律评价两个层面来理解。就评价层面而言,从犯罪角度来看需要区分阻却违法和减免责任的根据;从刑罚角度来看则存在不人性报应和微效性功利的理由。因此,刑法中义务冲突的正当根据具有多元综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