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3篇
体育   175篇
综合类   5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式摔跤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 ,它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健身性和表演性 ,特别适合大众健身和比赛表演 ,深受我国广大群众的喜爱。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应该大力扶持这支民族体育的奇葩 ,使之重现勃勃生机 ,为全民健身和我国民族体育走向世界竞技体育舞台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古典式摔跤跪撑技术的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强 《体育科技》2003,24(1):31-33
对 2 0 0 0年全国古典式摔跤锦标赛跪撑技术进行统计 ,分析古典式摔跤跪撑技术的发展趋向 ,结果显示 :使用跪撑技术成功与否是获得古典式摔跤比赛胜利的关键 ,而在跪撑技术的使用中又侧重于滚桥和提抱这两种跪撑技术动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第四届东亚运动会"散打比赛录像进行解析统计,对比赛中的快摔法技术的运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其运用的成败影响因素,旨在为我国武术散打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2000年中国式摔跤竞赛规则(试行版)的应用情况,对运动员、教练员和领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认为,试行规则有多处不合理之处,为了发展中国式摔跤,建议重新修订竞赛规则。  相似文献   
5.
1前言第18届亚洲男子自由式摔跤锦标赛于以刃5年5月26日一刀日在湖北武汉举行,来自亚洲巧个国家和地区的84名运动员参赛,经过两天的激烈比赛,决出7个级别前八名和团体前3名。中国队派出7名队员参赛,最终获得第l名、第2名、第3名、第5名和第8名各l名,团体第8名。笔者对此次  相似文献   
6.
摔跤是我国历史上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历史积淀。山西摔跤作为中国式摔跤的主要流派之一,在山西体育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对山西摔跤传统项目的现状进行分析,通过"1+1+1"的培养模式,将山西摔跤融入高校进行探讨,以期为山西摔跤传统体育项目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的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捧跤产生于原始社会,摔跤运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改进;世界各国均有本民族的摔跤形式;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是希腊、罗马流传下来的,18世纪末在欧洲形成现在的形式;我国的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捧跤是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的。  相似文献   
8.
第8届全运会摔跤比赛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第8届全运会摔跤比赛的统计资料分析认为,我国摔跤的整体实力有提高,但教练员素质、运动员体能与跪摔技能等,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何钢 《体育科学研究》2007,11(4):53-54,68
为确定大级别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运动素质结构特征,从中挖掘出运动素质训练的重点,采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19项运动素质指标进行测量与分析,研究表明:大级别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是以力量柔韧因子、专项力量因子、动作速度因子、基础耐力因子、速度耐力因子、灵敏因子六大类素质进行排序,其中力量柔韧素质是中、大级别女子摔跤运动员运动素质中的主导核心要素;在大级别女子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中应优先发展力量柔韧素质,但同时注意其他素质的均衡发展,以取得最佳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和跟队观察的方法,对山东省优秀摔跤运动员第十届全运会前的赛前训练过程进行总结、探讨。研究认为,科学合理地安排赛前训练时间、布置训练内容、选择训练方法与手段、调节训练负荷节奏并实施有效的医务监督,对于摔跤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最佳竞技状态,表现出最佳竞技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