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32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教育   8009篇
科学研究   1836篇
各国文化   89篇
体育   3184篇
综合类   1001篇
文化理论   236篇
信息传播   647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313篇
  2015年   568篇
  2014年   1390篇
  2013年   1142篇
  2012年   1544篇
  2011年   1620篇
  2010年   1467篇
  2009年   1505篇
  2008年   1836篇
  2007年   1382篇
  2006年   1152篇
  2005年   1143篇
  2004年   1042篇
  2003年   787篇
  2002年   659篇
  2001年   559篇
  2000年   434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985废物"作为一个成功于高考、沉寂于大学、失意于社会的青年群体曾引发网络关注。"985废物"现象直接映射出寒门子弟对"唯教育论"的过度尊崇、身份焦虑以及树洞式抱团取暖的社会心态,其深层地隐喻着社会阶层固化、家庭教育内卷化与网络媒体肆意渲染等社会机制。对此现象进行深入剖析,以此透析"985废物"群体所处的社会生存环境,帮助其在社会浪潮中准确定位,激发其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4.
对图书馆职能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王子舟2000年提出的“知识集合论”分析讨论了图书馆的四项社会职能:传递科学情报;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应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并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一样 ,都是现代大学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础。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看 ,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 ,也是当前世界各国的主要选择。我国高等教育欲实现特定目标 ,发挥特有功能 ,必须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并重。为此 ,必须注意预防观念领域里的科技理性主义和惟智主义倾向 ,纠正重理轻文现象。同时 ,人文教育和社科研究应深化改革 ,与时俱进 ,为实现整合并重积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教育职能的隐性因素和显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环境的需求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大有用武之地,且日趋强化。本文分析了影响教育职能的隐性因素和显性因素,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图书馆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7.
对社会事业单位如非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机构的产权,进行民营化改制,是江苏宿迁正在进行的艰难尝试。这或许是一次大胆的试验,成败都需要时间和实践来检验。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要阐述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指出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要适应网络环境就必须调整馆藏结构,建设网络化的信息资源;积极拓展图书馆传统服务,创新现代化情报咨询服务,还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对院系资料中心管理与信息服务影响的基础上,概述了数字图书馆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信息时代高校院系资料中心管理与服务职能转变与拓展的若干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发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素质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战线的一项战略任务。以履行教育职能与情报职能为己任的高校图书馆应怎样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是必须研究和解决的永恒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